此外,心理社會因素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婚姻的變故,子女的遠離,朋友的逐漸減少等都有可能成為疑病症的誘因。
俗話說,心病還得心藥醫。既然引發疑病症的大部分因素還是在心理上,那麼首先應該想方設法破除自己的無根據疑慮,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釋然起來。另外,還要學習一些必要的醫學知識,采取積極的措施戰勝“心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妥善處理人際關係,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則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疑病心理。要消除自己的疑病心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老是懷疑自己有病的人,不妨到權威的醫院做一次全麵檢查,當檢查確實沒有病時,就要相信醫生所進行的全麵、細致的檢查,並相信自己並無軀體性的疾病。隻有相信醫生,相信科學,打消思想顧慮,消除心理壓力,才能徹底走出疑病症的泥淖。
2.積極調適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要認識到自己的病根並不在身體上,而是生在心裏。因此,你所要做的就是放下思想包袱和心理負擔,輕裝前進。要把注意力轉移到生活、工作和學習上來,培養多種興趣愛好,積極參加有益的群體活動,以增強身體和心理素質,從而更好地轉移對自己“疾病”的過分關注。要知道,無所事事是最容易疑神疑鬼的。要學會對自己的疑病心理冷處理,不要過分關注身體的某一方麵,對疾病要有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坦然心態。隻有這樣,才能擺脫疑病心理的困擾。
3.完善個性,培養樂觀的情緒
疑病症者的性格大多是固執、多疑、敏感、謹慎的。他們遇事總是過多地考慮悲觀或不幸的一麵,缺乏自信,這是引發疑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疑病症者要做到心胸寬廣,努力培養樂觀情緒,提高生活信心。要走向社會,豐富自己的生活,如養花、鉤魚、下棋、繪畫等。此外,還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務活,每天堅持體育鍛煉,要多與朋友和親人交流,培養幽默感,從而戰勝消極悲觀情緒和不良心理狀態,最終治愈疑病症。
神經衰弱症:讓心平靜下去
神經衰弱是指由於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緊張因素引起神經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減弱的現象。其主要表現為易於興奮又易於疲勞,並且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的性格常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神經衰弱是由於持續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積累,使得神經活動過程處於緊張的狀態,強烈而持久,並且超過了神經的承受限度,便容易引發神經衰弱。這些因素包括,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製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對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小夏在上中學時一直住在家裏,由於沒人打擾,所以晚上一直都睡得很好。但上大學後,由於離家千裏,隻得在學校裏睡了。然而,他很不適應大學的宿舍生活。晚上熄燈後,大家躺在床上便開始了臥談會。小夏由於沒有經曆過宿舍生活,所以不知道說些什麼,便盼望快些睡覺。但同學們都大聲說笑著,他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著,便愈來愈惱火,想發火但又不好意思,也隻得硬憋著自己的火氣。當同學們談累了,都紛紛睡覺時,他卻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了,還是躺在床上“翻燒餅”。時間久了,他甚至整夜、整夜地都睡不著覺了。就這樣小夏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他平時誰都不理,常常一個人生悶氣。同學們見他這樣,便也不再跟他交往了。小夏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神經衰弱,到最後竟不得不退學了。
心理專家認為,人類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引起神經衰弱或的。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後,雖然產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後一般都可以恢複。但是,如果持續地、強烈緊張地進行神經活動,那麼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
由此可見,造成神經衰弱的主要還是由於大腦皮質內抑製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製過程在人類種族的發展和個體發生上興奮過程發生的晚,相應地也就比較脆弱的。當高級神經活動過度緊張甚至失調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時,比如:軀體的疾病等,就很容易受到損害,並且常常是最先受到損害,表現為興奮過程相對亢進即神經衰弱的早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自製能力減低,一些平時能夠控製不該流露出的情緒及情感反應會失控地表現出來,比如:易激惹、情緒波動大。興奮性釋放增加了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級神經活動的興奮——抑製規律紊亂。另外,由於內抑製過程的減弱,又使神經細胞恢複能力減低,造成神經細胞能量減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患有神經衰弱的人易興奮,但衰退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