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說:“如果我們能做出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毫無疑問地會使自己大吃一驚。”。
正如湯姆一樣,雖然自身有殘疾,但他放下可憐的自卑,靠自己的努力去拚搏、去奮鬥,以積極的進取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最後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也能做到。
自信讓自卑望而卻步
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自信是戰勝自卑的最大動力。自信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因素,而自卑卻常常是阻擋我們成功的障礙。假如我們能時刻保持自信,我們就能發揮更大的潛能,取得成功。
著名作家愛默生於1842年3月在百老彙的社會圖書館裏說:“誰說我們美國沒有自己的詩篇呢?我們的詩人文豪就在這兒呢!……”這位當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演講讓台下的惠特曼激動不已、熱血沸騰,他內心升起了一股力量和無比堅定的信念,他要把自己的信念傳播向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種生活方式。他要用心去傾聽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聲,創作新的不同凡響的詩篇。
在1854年惠特曼的《草葉集》出版了。這本詩集以熱情奔放的詩句,擺脫了傳統格律的束縛,用新的形式表達了民主思想,對美國和歐洲詩歌的發展有十分巨大的影響。《草葉集》的問世使遠在康科德的愛默生激動不已,他給予惠特曼的詩以極高的評價,將這些詩稱為“屬於美國的詩”,“是奇妙的”、“有著無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葉集》受到愛默生這樣很有聲譽的作家的褒揚,給惠特曼卻從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氣。1855年底,他印了第二版,在這版中他又加進了二十首新詩。接著惠特曼憑著自信和執著,出版《草葉集》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愛默生評價說:“自卑常常扼殺很有希望的幼苗。”為了避免自己被“扼殺”,隻要看準了那就要充滿自信、勇敢地堅持走自己的路。
很多時候,我們懷著滿腔熱血,信心百倍地去做一件事,然而我們卻失敗了。這個時候很多人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在意他人的貶低,無須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難免的,隻要我們找到了其中的失敗原因,相信我們會成功的,正如“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充滿自信的去拚搏。
消除自卑那就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懂得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改變自己,有人說:“如果一味地低著頭,他將永遠看不到陽光!”所以,如果我們總是把目光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自卑感自然會困擾我們。為什麼不多多挖掘自己的長處,多發揮自己的長處,懂得利用自身的優勢,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好成績,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自卑的人,總是在自卑裏將自己埋沒。記住,你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充滿自信地去麵對生活,迎接屬於你的快樂吧。
解脫孤獨心理束縛
孤獨是什麼,每人陪伴嗎?沒有戀人相依嗎?寂寞的時候?
有人認為忙碌的時候就沒有了孤獨,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孤獨感並沒有減輕,反而變得越來越重了。
人,為什麼會孤獨?如何擺脫這種孤獨的心理呢?
孤獨是現代人的通病
在美國加州奧克蘭的密爾斯大學,在一次女青年的晚餐聚會上校長林懷特博士發表了一段極為精彩的演講,內容便是提到了這種現代人的孤獨感:“孤獨是20世紀最流行的疾病之一。”他這樣說道,“大衛·裏斯曼的話來說,我們都是‘寂寞的一群’,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人性已經彙聚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根本無法分清誰是誰了……居住在這麼一個沒有規則的世界裏,加上政府和各種企業經營的模式下,人們經常不可避免地由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換工作,人與人之間的友誼無法持久,這個時代像進入冰河時期一樣,使人的內心覺得冰冷不已。”
孤獨已經成為我們的這個時代的人的通病,盡管人們並不都希望自己是孤獨的,但是,孤獨卻如影隨形,想趕也趕不走。
對大多數人來說,孤獨是一種不想接受的狀態,這是因為給人們帶來的隻有消極的影響。伴隨孤獨而來的還有失望、沮喪、痛苦、憂鬱,甚至是絕望。所以說,孤獨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有著非常大的負麵影響。資料顯示,有嚴重的孤獨心理的人的死亡率是身心健全的人的死亡率的2倍多。孤獨已經成為這個時代影響我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