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外麵已經亂成這樣了麼?”
楊明點點頭,他的表達能能力不好,外麵是的情況遠比他想的要糟糕。
蘇源是個明白人,從楊明的話語中她就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經曆一場變革,所有的人麼沒人能逃離這場變革,就算她和這些妖怪們躲著這個偏僻的角落也一樣。
但是明白是明白,不代表蘇源會站在人類的立場之上,身為妖怪他天生就對妖怪一族更有立場。
“不夠!這些不足以打動我!”
此刻的蘇源高高在上,如同女帝一樣氣勢十足。
楊明聽了心裏微微一鬆,好在這位們並沒有直接拒絕他們,不然就很尷尬了。
不夠,不足以打動那就是籌碼不夠,正所謂談判,慢慢談總是可以坦談妥的。
而就在楊明試圖說服書院的時候,在鬼城豐都卻是一片風雨欲來。
就在擊一,不少居住在豐都城內的鬼仙們紛紛遇害,不少在這裏等待輪回的靈魂也大批失蹤。
豐都出了這樣的事情是很要命的,要知道豐都可是九幽的前哨站,這裏出了什麼問題足以影響輪回之事。
一開始所有人都認為,這把並不代表什麼,可是從九幽來的牛頭和馬麵被人在鬧市中殺死之後,事情就變味道了。
正謂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
九這個字是個級數,是最尊貴的數字,所以有九五之尊這個詞語。
幽字有幽靜,幽暗隱藏之意,
九幽那就是寂靜之地,歸墟之所。
魂過陰山莫回頭,前塵往事萬事休。
奈何橋邊路漫漫,三生石前無歸期。
在搞清楚所有事情之前,我們先來分清楚。
豐都和酆都的差別。
豐都是當年道教最鼎盛的時候,舉全教之力在九州巴蜀修建一座城市,本意是接納道教亡魂,沒想到九幽反應太過激烈,連個直接掐了一架。
當然這和道教一直不相信輪回之說有關。
在道教思想裏是沒有輪回這個概念的。
在佛教未傳入前的傳統信仰認為,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泰山神東嶽大帝為冥界主宰,後來認為酆都為冥界入口之一。
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事實上地獄隻有十殿,每一殿有一閻王掌管,故有“十殿閻王”之稱,十八層地獄即是十殿的第九殿——阿鼻地獄。
華夏人相信,通過冥幣能夠買通地獄中的小鬼,而免於較重的刑罰,而已故親屬的家人在農曆十月初一或者清明節掃墓期間也會焚燒“紙錢”給“陰間”的親屬。
道教教旨,人死後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計延續,所以死後成鬼後,仍然可以繼續修真,成為鬼仙。也可以選擇投胎。
而佛教講究輪回之說,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回,但是,來生的他和今生的他,存在著記憶斷滅這一問題,記憶不存在連續性,繼承性。
一切眾生,實是本來清淨,由於過去一念無明妄動,有了行為造業,便有入胎的意識。有入胎之識便有現生之受胎,有受胎就形成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