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裏拉的石卡雪山山頂上抬頭仰望,雲層厚得怎麼也吹不動,就像冬季裏懶蟲們的被窩一樣。雲的下麵是重巒疊嶂此起彼伏,那是大自然傲人的曲線。將視線收回到眼前,會看到一棵樹上有著“海拔4500米”的字樣,盡管是夏天,山上並沒有積雪,但凜冽寒風還是在到處呼嘯,似乎是要證明這峰頂是多麼不易被征服。
我不是一個瘋狂的冒險家,也沒有能力徒步攀上這座雄奇的大雪山,要知道這可是《消失的地平線》中的名山,山勢險要,幾乎無路可通。
所以我們是坐索道上去的,索道上行的速度很慢,方便遊客覽盡風光。暑期是大多數景點的旺季,卻是幾乎所有低緯度雪山的淡季,一組車廂一共有四個獨立的小車廂,每個車廂最多可容納八人,而在這標配三十二人的一組車廂裏就隻有我和她兩個人。
據工作人員所述,前方隻有一個換乘點,不算可能的等待時間,單程大概也需要耗費四十多分鍾的時間。但對於坐在她身側的我來說,如同僅僅過了兩秒鍾似的。
巍峨的高山連綿不絕,眼前沉寂的大地隻能看見樹葉呼吸般的搖曳,俯身而望,似乎可以擁抱整個世界。
到了換乘點後我們沒有停留,直接坐下一站索道朝著頂峰悠哉“飛去”。眼看離終點越來越近,沒有積雪的雪山露出光禿禿的腦門,想到這就是我們一直向往的地方,心中不禁有一點失望。
當索道入站,我們經過特別安置在站口的商店,已經可以看到稀疏的人群。我總是很佩服中國成熟的旅遊業,隻要有利可圖,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也有人賣泡麵和烤腸,還免費提供開水,如果你已經購買了他的其它商品的話,並且剛燒開的水直接用手去摸也不太燙。
踏出門口,出現了很多級台階,我們興味正濃,一步一步拾級而上,未有倦意,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並非杜少陵“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俯瞰群峰,也不是李太白“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當局者迷,而是一種深邃的孤傲,就像是不諳世事的絕色美女,純潔如玉,獨守閨房,待你去探尋。
山穀飄來淒緊的寒意,挾裹而來的勁風不僅掀得我們頭上的棒球帽搖搖欲飛,似乎還在搶奪著我們周圍的氧氣,因為呼吸變得比之前困難得多。
我從身後的背包裏掏出一個氧氣瓶來,當時為了有備無患,特別準備了2升容量的氧氣瓶,不過一直沒有派上用場,這次倒可以發揮作用了。
我們兩個都吸了幾口氧氣,不過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感受變化,當然,心理上是舒服多了。
“雖然沒看到雪,但這裏的世界真令人心醉。”她裹緊身上的外套,眼睛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了什麼美妙的細節,就像一個孩子一樣。
但緊致的身材和優雅的氣質卻絕不會讓人以為她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青澀少女,每次她一笑,好像全世界都會為之動容。
我們手牽著手,漫步徜徉在木質走廊上。這頂峰十分開闊,走了很久似乎都沒有看到盡頭,細細聆聽,似乎能感受到深山幽穀裏傳來的回音。
“這棵樹孤零零地守在這裏,實在有點可憐。”她輕撫樹上十分顯眼的一列字。
“它可不孤獨,每天都有人來拜訪,還有這些。”我指著那些迎風招展、上麵密密麻麻寫滿藏語的經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