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做最成功的職場男人(2)(1 / 3)

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著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最後的一片葉子》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病人從病房望著窗外,看見窗外一棵樹的樹葉被風一刮,葉子便一片一片地落,而他自己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便觸景生情,很傷感地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就用他畫的樹葉去裝飾樹枝。你看,說謊也能成為一種維持生命的力量。

人的個性千差萬別,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活潑、隨,和,有的坦率、耿直。含蓄、深沉者可以表現出樸實、端莊的美,活潑、隨和者可以表現出熱誠、活潑的美,坦率、耿直者也有透明、純真之美。人生純樸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在各種美的個性之中,有一種共同的品性,那就是真誠。

真誠的低層要求是不說謊,不欺騙對方。但在複雜的社會和人生活動中,目的和手段要有一定的區別。醫生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以利於治病救人,往往向病人隱瞞病情,編造一套謊話給病人。這樣才能使病人早日康複。但是,我們要把握住一點,真誠的核心和靈魂是利他,也就是與人為善。如果對別人來說,“謊話”更適宜和容易接受,又不會傷害任何人的利益,我們不妨放棄對“完全誠實”的固執;但在任何時候,都絕不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放棄誠實。那些經常為私利表現不誠實的人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適度參與辦公室的“政治”

很多人都說商場就像一個小政壇,一個旋渦接著一個暗礁。有的人很容易走上“凡事不理”的極端,也有的人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其實消極的態度和酷愛拉幫結派的方式都不穩妥,我們應該“適度參與”。

一般人不願意卷入辦公室的爾虞我詐裏,遺憾的是,有這種想法的人,並沒有認清自己跟其他人身在同一條船上的事實。那些想要明哲保身、圖個耳根清淨的人,最後的下場一般不是安然自得,遠離是非圈,甚至可能連工作都莫名其妙地丟了,還搞不清楚為什麼。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你大可不必跟著別人惹是生非,但是千萬別以為潔身自愛就可以置身事外,因為商界風暴可是從來不長眼睛的,它勢必席卷每一個人,無論你是主動還是被動。

很多人抱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心態看待公司辦公室裏的明爭暗鬥,以為隻要能獨善其身就可以遠離是非,但實情是,地球上沒有真正的中立國,辦公室裏也沒有可以明哲保身的人,隻要身在辦公室,便是處在暴風圈,沒有所謂的“台風眼”可容藏身。很多人天真地相信,隻要自己有真材實學,專業過人,工作腳踏實地,又不惹是生非,總有一天老板會注意到自己這塊璞玉,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專業不是升遷的唯一標準,躲在電腦後麵,不與同事交流、不與領導交流的人,即使他的專業技能再好,也很難有機會成為領導者、管理者。

還有很多人以為,辦公室裏麵隻有高層的領導才會進行勾心鬥角的鬥爭,跟普通的員工沒有關係,如果這樣想的人就勢必大錯特錯了,也勢必會被辦公室的競爭所淘汰。事實上,管理層有管理層的生存學問,普通員工有普通員工的政治考題,組織既然是人的組織,是人的組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先順序和利害關係,如果不學會如何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別癡心妄想得到自我發展的理想空間。

上班族應認清辦公室政治沒有旁觀者的現實,這是一場你不下場參賽就會自動被判出局的遊戲。想要獨善其身的人,下場可能是被大家遺忘,甚至哪一天你就得卷鋪蓋卷走路。當時這不是鼓吹上班族在辦公室裏興風作浪、每役必與,你可以不必下場參與混戰,但卻必須保持消息靈通,隨機應變。中國自古講究中庸之道,在辦公室生存,亦必須遵守此規律。

很理想的態度是“適度參與”,在“在”與“不在”模棱兩可的態度中,既保全了自己,又不得罪任何人。

躲開“惹不起”的人

積極與人交往,盡量和別人搞好關係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與某些人打交道,隻會帶來麻煩,因此,盡量躲開他們才是高招。

(1)避開亡命之徒

亡命徒是生活中最讓人頭痛的一類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走極端,拿生命做賭注,不怕付出任何代價,是一種心理變態的人。這種人層次很低、品質惡劣、自以為是,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蠻橫不講理,很難對付。

亡命徒的典型語言就是:“死都不怕,還怕活著”、“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我沒你,有你沒我”、“隻要給我留一口氣,總有一天會剁了你”。這樣的人為不大一點事,就敢下毒手,拚個你死我活,惹上亡命徒就會給我們帶來數不清的麻煩和損失。在亡命徒眼中,倫理道德、正義、法律一錢不值,無所顧忌,還有什麼能壓服他們呢?

不跟亡命徒較勁,主要原因是為了不攪亂我們的正常生活,而不是懦弱害怕。我們多數人都是有正經事要去辦的,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就不能與這類人較真,否則會耽誤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