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做最成功的職場男人(3)(1 / 3)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往往是在工作了之後才慢慢開始的,其實,從你到一個公司麵試開始,你的人際關係就已經開始了。

如果認為一個人的人際關係是在工作以後才建立起來的,那麼就應了這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其實,一開始,你給人的印象就給你的工作打下了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你的發展可能已經注定。所以對於男人的第一印象,需要你更多的注意。

在求職過程中,求職簡曆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你先聲奪人、確定印象的時候。每個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求職信,所以,能讓自己的求職信脫穎而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重要,很多人往往大量羅列自己的一些經曆,一個經曆簡單的職場新人,簡曆竟然有厚厚的一大本,不過有的人則過於簡單。

有一個年輕的男士,長得很瀟灑,他在求職的時候把自己的照片掃描在求職信的第一頁,在後麵詳細地說明了自己的愛好、特長以及能力,然後發出去了。但在很長時間之後,竟然都沒有一個應聘單位的回音。偶然的一次機會,他通過朋友的關係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打聽,誰知道部門主任竟然說沒有見過他的簡曆。他感到很氣憤,於是,他直接把自己的簡曆給了這個主任。對方看了以後,說:“我知道為什麼我看不到了,肯定是別的人誤當成廢紙給拿走了,他們知道這樣的簡曆我們是不會看的。在這裏我不妨告訴你一個原則,一般來說,一份簡曆,我們隻會看60秒鍾,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就會做出判斷,這個人是否適合做我們的工作。”

所以在求職過程中,你必須明白:這個公司為什麼要雇用你,你能夠給他們做一些什麼工作。根據這兩個問題,你可以把你的經曆、能力刪繁就簡,突出對這個公司最有利的那一方麵。同時你也要明白,這不是欺騙,是現代社會高效率所必須要做的。一個公司不需要知道你以前做過的所有事情,他們隻要知道你有什麼能力。

和求職一樣,在工作中你給上司的印象往往就在你的上司第一次見到你時的60秒內。你的言談舉止,一言一行都會讓對方做出判斷。

其實,一些職位升遷比較快的男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好。從理論上說,如果你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的話,那麼和別人相比較,你就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糾正別人對你的誤解,最終,你也許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你比別人就已經慢了一步。生活中,你有多少時間來追趕別人?

也許還是那句老話,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好的開始,就在你自己手中。

男人特別的交流渠道

一位工作很認真、賣力的主管,盡管每月的業績相當好,對自己的屬下也很不錯,但是就是不得人緣,表麵上大家對他都很客氣,但是客氣的裏麵卻總是有一種難以說明的疏遠感。

有一個主管,他是一位有很大抱負的人。他急於尋找一些可以做自己左右手的人才,這些人才不但要有一定的能力,還要有相同的誌趣,起碼要能合得來,這樣的人才是他日後發展的支柱人才,遺憾的是,這樣的人總是找不到。

一天,這位主管正在公司的小格間裏看書,忽然聽到外麵有幾個下屬,其中一人說:“經理是怎麼搞得呀,周末又要加班,我家裏還有很多事情呢?”

“你還不知道經理這個人啊,他是想給你增加一點加班費,節假目的工資是平時的兩倍,你不是抱怨家裏開支太大嗎?”第二個人回答著。

主管聽到這裏,想到,畢竟還有人了解自己,自己在考慮加班的時候的確總是會考慮到那個人需要這項工作,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指派,看來自己還是有幾個知己的。想到這裏,心懷大慰,正想確認說話的到底是誰,隻聽第二個人又說道:

“可惜經理總是用自己的心思來猜度別人,你可曾知道,這位經理小時候家裏經濟困難,著實受了很多苦。生活上也沒有什麼情趣,也不會什麼享受,他把工作當成了一種享受,和他一起工作,我們這些職員可就受苦了。”

“你不是挺受他器重的嗎?怎麼也這樣說他?”

“這是兩回事。工作上他確實有一手,可在人際交往上,卻不夠變通。我跟他三年了,他對我確實挺好,可是他不理解人,我和同學聚會、唱歌,他說我不務正業。上次跑業務推進公司發展的事情,要不是我的同學幫忙,肯定不會這麼快!”

“你怎麼不和他說呢?”

“他根本就聽不進去,而且我能這麼直接地說?他能力是很強,不過都是笨法,現在誰能和他一樣拚命?”

這段在小格間裏無意中聽來的話,倒是讓這位主管大發了一段感慨。確實,年輕人和中年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誰也不能要求別人和自己有一樣的想法。同一個單位、同一個部門的同事之間都有很多分歧,更何況上下級之間。

其實,想別人之所想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心理學問題,一般的普通人照樣可以做到。方法很簡單,學用別人的眼光看問題,想一下當你處在另一位置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很多成功的男人最大的長處就是在這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