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總統頒布了“第一號命令”,實行了全軍總動員,並下令陸海軍對南方展開全麵進攻。
一天,摩根薪結識的朋友克查姆,來與摩根閑聊。克查姆是一位華爾街投資經紀人的兒子。
“我父親最近在華盛頓打聽到,北軍傷亡十分慘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訴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買進黃金,彙到倫敦去,肯定能大賺一筆。”
對經商極其敏感的摩根立時心動,提出與克查姆合夥做這筆生意。克查姆自然躍躍欲試,他把自己的計劃告訴摩根:“我們先同皮鮑狄先生打個招呼,通過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購買四五百萬美元的黃金——一當然要秘密進行;然後,將買到的黃金一半彙到倫敦,交給皮鮑狄,剩下一半我們留著。一旦皮鮑狄黃金彙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軍又戰敗時,黃金價格肯定會暴漲,到那時,我們就堂而皇之地拋售手中的黃金,肯定會大賺一筆!”
摩根迅速地盤算了這筆生意的風險程度,爽快地答應了克查姆。一切按計劃行事,正如他們所料,秘密收購黃金的事因彙兌大宗款項走漏了風聲,社會上流傳著大亨皮鮑狄購置大筆黃金的消息,“黃金非漲價不可”的輿論四處流行。於是,很快形成了爭購黃金的風潮。由於這麼一搶購,金價飛漲,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拋售了手中所有的一黃金,趁混亂之機又狠賺了一筆。
那時的摩根雖然年僅26歲,但他那閃爍著藍色光芒的大眼睛,看上去令人覺得深不可測;再搭上短粗的濃眉、胡須,會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深思熟慮、老謀深算的人。
此後的一百多年間,摩根家族的後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遺傳,不斷地冒險,不斷地投機,不斷地暴斂財富,終於打造了一個實力強大的摩根帝國,成就了美國金融史上的一段神話。
機遇與風險是並肩而行的,摩根的成功就是不懼風險,抓住任何不可錯過的賺錢機會。我們現實中很多男人就是缺乏真男人的本色,一遇到風險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機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如果麵對有風險的機會你躊躇不前,瞻前顧後,如何做得了大事?我們雖然不讚成賭徒式的冒險,但更不讚成謹慎保守過度的零風險。
最有希望的男人並不都是才華出眾的男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男人。他們在機會中看到風險,更在風險中逮住機遇。
有利益必有風險
對於一個有魄力的男人來說,幹事業就是一種冒險的樂趣。不冒險就永遠不會有大勝利,要求什麼錯都不犯,正是什麼也做不成的原因。風險和成就的大小往往是成正比的,巨大的風險能帶來巨大的效益,要想有卓越的成就,就要敢於冒險,讓男人的魄力發揮到極致。
改革開放以來,曾有過三次暴富的機會,多數人是如何失去的呢?第一次是下海經商,倒買倒賣,人們認為是不務正業,投機倒把;第二次是股票,認為是騙人;第三次是房地產,認為會血本無歸。到頭來一看,結果不是我們的想像,恰恰正好相反。而很多人在單位上努力工作,現在有的已下崗了。所以,隻要有膽量去吃第一隻螃蟹,再加上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去努力,就沒有賺不到錢的道理。
網易的創始人丁磊原來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在1995年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從電信局辭職,決心出去闖一闖。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麵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想到的事情經過努力未能做成不會讓人後悔,而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不去嚐試,則會終生遺憾。其實人世間好多事情,隻要敢做,多少會有收獲。
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國人這方麵的缺點:你因為悶得慌,想在閣樓開一扇窗戶,周圍的人會勸你別開;你要是說“我受不了啦,要將房頂拆了!”周圍的人則會馬上建議你開一扇窗戶。
溫州人現在很有錢就是因為他們早幾年行動,早起的鳥兒捉蟲多嘛!他們能“先知先覺”地去賺錢,一是在於觀念常新,二是在於他們有種膽量。具體表現在關鍵時刻的孤注一擲。同樣有10萬元錢準備創業的人,一般的人會留下3萬元作為退路,而溫州人則會再借貸10萬元進行創業。
上海磁懸浮首列列車冠名權拍賣,被浙江民企新湖房地產集團以2090萬元高價竟得,而新湖集團的競價對手上海大眾交通老總楊國平,舉到2080萬元就再也不肯加價了。其實,論資產實力,大眾集團遠比新湖集團要雄厚得多。有20多億元淨資產,一年有2億多元利潤;而新湖的淨資產才1.6億元。由此,人們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的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