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馬上回答說:“隻知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手渡河,這種逞匹夫之勇的人,我絕不可能和他共同行動。無論做什麼事,都必須經過周詳的計劃,縝密的思考之後,才能付諸實行。”子路聽後,雖然不好受,卻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孔子絕不是否定勇氣的價值,在其他場合,他也曾說過“仁者必有勇”的話,但這種勇一定要以正義為本,因此血氣之勇,不能稱之為“勇”。
吳晶在創業之初,由於競爭十分激烈,其他公司便不斷地壓低價格以求拋售貨品。那時他還很年輕,心想:“事到如今,隻有和他們拚了,才不會輸給同業。”結果為了這件事,他圓家跟父母磋商。父母說:“假使公司隻有你一個人,你大可這樣做。但你有這麼多屬下。他們又都有。家眷,身為公司的負責人,竟然逞一時之勇,豈不是連累了你的屬下嗎?”他覺得父母講的話很有道理,經過再三思考之後,決定放棄和其他公司競相拋售貨品的念頭。果然不久,顧客都轉而信任他,所以他獲得了今天的成功。
因此男人需要有勇氣的表現,但絕不是逞一時匹夫之勇,而是必須考慮該如何行事方屬妥當。一旦決定正確的方針後,縱使千萬人前來阻擋,也要勇敢地向前邁進。男人應該具有的就是這種大勇。
做生意自然要敢於冒險。無論做什麼生意都帶有幾分冒險,這是由商業經營的本質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看,做生意就是一種用錢去賺錢的投資行為,沒有不做任何投資就能賺錢的生意。而事實上,一筆投資下去是不是真能賺到錢,要受到經濟形勢、市場狀況乃至政治局勢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並不是預先就能看得十分清楚的;往往必須到最後才能見出分曉。從這裏看去,做生意真有些類似賭博,生意場上常有人把做一筆投資稱為“押一寶”,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也就確實存在一個一事當前該不該去“押一寶”的正確判斷的問題。不用說,敢於承擔風險絕不是不計後果,也絕不是明知死路仍然“一條道走到黑”的胡拚亂撞。
這裏有一個值不值得冒險的問題。這個好判斷,用胡雪岩的說法,那就是:“人生在世,不為利,就為名。做生意也是一樣,冒險值不值得,就看你兩樣當中能不能占一樣。”也就是要麼是有利可圖,要麼是有名可得。這裏自然還隱含著最好風險“冒”過之後能名利雙收的意思,但從具體行事來看,常常確實難以名利兩全,所以,或名或利,也常常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起碼不能做冒險之後,名利盡失的傻事。
另外一點也是更重要的,冒險一定要有“擔保”,也就是可不可以冒險的問題。不用說,冒險絕不是毫無保證地鋌而走險,所謂刀頭上舔血,應該是最終能舔到血而保證不傷及自己的舌頭,假若舔血之時割破舌頭讓自己也出了血,甚或割掉了舌頭,這種血,無論它有多大的誘惑力,也不能舔。一個男人,在決定承擔風險之前,一定要盡可能地預先謀劃好必要時也是確實有用的“擔保”。準確地說,所謂風險,其實也就是指好些經過周密謀劃和安排之後既可能避免也可能出現的人力無法左右,同時又可能使計劃受阻乃至事功盡棄的環節。因此,謀而後動,事先做好盡可能周密的謀劃,也總能找到必要的“擔保”,把所要承擔的風險值圈定在最低限度之內。
關於具體的風險“擔保”,自然是因事、因時、因勢而定,但總的說來,風險承擔者在考慮尋求擔保時,有兩個原則是必須注意的:
(1)所擔風險必須是那種即使失敗也不會傷及根本如生命、信用、聲譽等的風險。不傷及根本,雖敗不倒,總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否則,必將一敗塗地,永無再生的希望。譬如販賣毒品,獲利自然極大,但一旦事發,性命不保,而且取財之途是禍害人類,於情於法,人所不容,此等風險,必不可擔。
(2)要預先謀劃好一旦事敗之後的退路。凡事都要留有退路,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退路謀劃好了,一是可以膽壯,不會在風險麵前瞻前顧後、畏縮猶豫,二來一旦計劃受阻敗局已成時,不至於驚慌失措而導致處置失當,把事情越搞越糟。
敢於冒險,同時懂得如何去冒險,是一個成功男人必備的素質。個中玄機,實在深矣大矣。
膽大更要心思細
幹事業,風險的大小通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也要對風險有一定的判斷和預備應付措施,在複雜多變的社會更重要的是學會控製風險。作為男人,必須兼有膽大與心細的個性。膽量大的人如果有心思周密做依托,冒險才具有更多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