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膽識(6)(1 / 3)

在這次收購中,飛雕電器付出550萬歐元,買下了ELIOS公司90%的股權。集團董事長徐益忠說:“我去意大利實地看過之後,發現收購ELIOS公司非常合算。ELIOS公司固定資產有1200多萬歐元,年產值也有800多萬歐元。”“收購ELIOS公司後,飛雕電器就有辦法進入歐美市場了。”徐益忠說,從前飛雕電器無法進入歐美市場,主要是因為產品達不到歐美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有ELIOS公司,歐美的訂單完全可以在意大利生產。這樣不僅能一步達到標準,還能節省運費和時間。”

溫州大學教授馬津龍認為,溫州民企要想快速走向國際市場,就應當像飛雕電器那樣,收購一家國外中小型企業,作為跨越國際標準的跳板,這是一種不錯的做法。而這也正是最被溫州企業家看中的地方。

當然,在收購海外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對方的具體情況,避免收購一些既缺乏生產能力,又缺乏銷售網絡的企業。

溫州人語錄:

收購ELIOS公司後,飛雕電器就有辦法進入歐美市場了。

——飛雕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益忠

12.要做就做最強的

致富思維:

窮人:槍打出頭鳥,無論是幹什麼,能夠馬馬虎虎地過就行了,不要太張揚。

溫州人:能做第一,就不做第二。敢於稱王的膽識,能夠讓你成為生活永遠的強者,不管是在生意場上,還是在其他方麵。

美國成功學家戴爾·卡耐基說過,要使自己的產品在顧客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產品或產品的某一方麵成為市場同類產品的“第一”

溫州人深深地懂得,隻有成為行業第一,企業的發展才會長遠。盡管許多溫州人都是從小打小鬧發展起來的,但是,他們卻一直努力地向行業的強者看齊。

“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做什麼都想做到最好。”說這話的人就是浙江大虎打火機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周大虎。

20世紀70年代末,周大虎進入當地郵電部門工作,剛開始的工作是搬運郵包。“即使是這麼一個重複性的工作,我也不混日子,要做就做到最好!”很快,周大虎就被提幹了。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他被調到局裏的一家為解決係統內家屬就業成立的服務公司,“既然讓我來做,我就想辦法讓下麵的人拿到和正式工一樣的待遇!”結果,經過他的領導,這些職工的待遇都與局裏的“正式工”不相上下。

1991年,周大虎的妻子下崗,拿著妻子下崗得到的五千元安置費,周大虎開始了家庭作坊式的打火機生產。1992年,周大虎索性辭職大幹起來。他租下一個200多平方米的簡易廠房,招了100多個工人,正式開始創業。

當時的溫州打火機市場異常火爆,“那時每家廠都有做不完的訂單,幾乎所有的廠家都偷工減料,從來不考慮質量和牌子。”周大虎說。但是,周大虎卻深謀遠慮,開始注重品牌,要做行業的強者。當時有人在背地裏笑他笨,周大虎卻沒有放在心上。“說實話,我不是不想賺錢,我是要慢慢賺錢,太看重眼前,將來會後悔!”周大虎堅持打造優質的品牌。

果然,1993年下半年開始,周大虎的訂單一下子多了起來,生產劣質打火機的廠家大部分都倒閉了。到1994年,“虎牌”打火機已經成為了溫州市唯一的小商品知名品牌,品牌獲得了相關部門免檢,並在海外市場迅速擴張。

“到了1995年,當打火機行業提出‘學虎牌、趕虎牌’的時候,我知道:這次大家都醒過來了!壓力一下子就增加了許多。”周大虎有些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