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輝曾經這樣說:做企業跟爬山相似,開始做的時候認為很簡單,可是當你爬到高處的時候,就是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碰到困難的時候,越爬越覺得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不能回頭。
做企業一定要安心,要踏踏實實去做。地產大王王石說過,市場經濟的特點就是自由交換,哪個行業有暴利,就會有資金投入,但很快暴利就會降下來,所以要改變浮躁心態。當你已經做企業時,並不是想回頭就可以回頭,想轉行就可以轉行那麼簡單。這當中,不但有你前期的準備和投入,更有其他許多人的參與及努力。打算經商的人在開始時就應該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標。
比爾·蓋茨說過:“成功的關鍵是堅持目標。你必須花時間和精力了解你的競爭圈子的情況及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目標,我認為我國的鞋業發展很快,每年以66.7%的速度發展,但放在整個國際市場裏它還是很微不足道的,所以它的擴展範圍還是非常廣的。所以,我想把這鍋水燒開,燒到100度。我的目標就是鞋王,做世界鞋王。燒到這個世界鞋王的時候才達到我的目標。我想每個人不可能做很多行業,隔行如隔山,還不如把自己擅長的專業做強做大。”
是的,在創業的道路上,肯定會存在許多誘惑。當你遇到一項新的投資時,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才會把這件事情做好。如果丟下自己的事情,去做新項目的投資,搞不好就是失敗。這正所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是這樣理解這種情況的:“一個企業家在一個商業社會裏,遇到一項很好的投資,就好像是英雄遇見美女一樣,機會難得,但是如何拒絕誘惑?曾經在這樣一條路上,我也拒絕不了誘惑,但是就在創業10周年來臨之際,我有充分的時間麵對這上一階段的結束和另一階段的開始,做到真正的自我了解。”
溫州人語錄:
人的目標不能太多,如果精力顧不過來,可能一個目標都實現不了。——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誌澤
人生也是如此,一會兒想幹這,一會兒想幹那,忙忙碌碌,人很快就老了,結果一事無成。選擇是必須的,但選擇之後,還得耐得住、挺得住。——北京五福茶藝館董事長、北京福麗特中國茶城總經理段雲鬆5.廣告效應
致富思維:
窮人:隻要產品好,掙錢肯定沒問題,如今的廣告費越來越貴,隻要把好質量關,不做廣告也能成功。
溫州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想要盈利,先要有所投入。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你的產品,首先需要廣而告之。
許多人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產品好用不著做廣告,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信息時代是注意力的經濟,人們沒有注意到,產品再好也無法認知,當然不可能有顧客來購買。正所謂“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廣告宣傳是推銷產品的先鋒,產品再好,不做廣告便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占上風,贏得社會的認可和信譽。
溫州人對於廣告情有獨鍾。打開電視,許多廣告都是溫州產品。
莊吉西服:“莊重一身,吉祥一身”;
法派西服:“真的愛你,法派西服”;
報喜鳥服飾:“渾然天成報喜鳥”:
美特斯·邦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
紅蜻蜓皮鞋:“走過四季都是情”:
奧康皮鞋:“穿奧康,走四方”;
1993年,莊吉服飾有限公司最早打入CCTV,他們聘請謝園、馬曉晴拍了一個15秒的廣告,在CCTV—1“東方時空”欄目前插播了一個月。就為這個廣告,莊吉支付了CCCTV30萬元廣告費。
1996年,奧康集團的王振滔認識了CCTV的趙忠祥和王剛,對方問他:“你為什麼不在中央電視台投廣告?”
於是,奧康想到通過CCTV來傳播自己的產品。當年,“穿奧康,走四方”的廣告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上,為此奧康集團投入了800萬元廣告費。
從此以後,奧康每年支付給中央電視台的廣告費基本上都高於這個數目。
2001年,溫州的鞋業和服裝業在中央電視台投放廣告的費用超過了1個億,其中,莊吉和報喜鳥都超過了1000萬元,美特斯·邦威超過了2000萬,成為中央電視台廣告大戶。
2002年,出於對溫州地區的重視,中央電視台還專門組隊到溫州召開了一次廣告戰略研討會,訪問了部分廣告客戶。
如今,溫州人在打廣告的時候顯得更加理性,什麼節目收視率高,他們就會瞄上什麼節目;怎樣投放廣告更有效果,他們就會采用什麼樣的方式。
比如,CCTV-2的《開心辭典》被喬頓西服以全年800萬元獨家讚助,美特斯·邦威則在CCTV一8每個時段欄目和電視劇開播前,都插播“美特斯·邦威為你提示,精彩節目即將開始。”
在溫州人看來,宣傳費是有階段性的,賺錢則是一個長見的過程,隻要能把路子打開,你還怕沒有錢賺嗎?
讓我們來看看莊吉的廣告支出和銷售收入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