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業則采用一品多牌的方式,避免出現品牌性災難危險公司的生存與發展。一品多牌就是由主打品牌打先鋒,帶動二線品牌進軍市場,並通過不同的產品定位將市場細分,從而謀求更多的市場份額。例如:康奈的鴻盛、老爺車;奧康的康龍、美麗佳人;紅蜻蜓的童鞋、火辣辣、捷路等。
有些溫州商人還斥巨資買斷了國外鞋類知名品牌的國內經營權。比如金利來、卡丹路、夢特嬌、花花公子、華倫天奴、都彭等都已經被溫州老板買過去了。而這些都表明,他們已經開始向多元化邁出了步伐。兵無常法,水無常形。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多元化成為了企業經營的一個方向。南存輝認為,多元化是企業規避經營風險,避免出現“吊死在一棵樹上”現象的普遍選擇;產業升級則是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永葆活力、避免落伍的必然選擇。
多元化也要考慮周全。在20世紀90年代,麵對誘惑,初具規模的正泰集團也嚐試過“多元化”。他們曾經向諸如服裝、飲用水等與正泰的電器主業完全不沾邊的產業進軍,但是在交了幾百萬元的學費後,最終卻以失敗告終。這些多元化的嚐試讓南存輝明白了一個道理。多元化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力進行,“不顧實際的多元化,是盲目的多元化,其結果不但搞不好,甚至連自己的主業也可能被拖垮!”正泰由此得到的教訓就是:不熟悉的不做,行業跨度太大、沒有優勢的不做,要多元化也要做“同心多元化”。
從此,南存輝轉變了戰略思路,明確把產業定位在“電氣製造業”上,並且果斷地采取措施,對與“電”無關的產業予以剝離,實行“同心多元化”的策略。
南存輝說:“所謂同心多元化的心是怎樣的呢?主要要看你想怎麼發展你的企業。美國通用電氣是家百年企業,它能把每個產品做好、做精、做專、做細,當企業成長了之後,通過資本運作和自身的產業服務構造起了完整的價值鏈。正泰注重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注重配套服務,包括上市,主要都是圍繞主業展開的。”
2001年,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溫州大橋高科技工業園區,組建了接觸器、熱繼電器、塑殼斷路器、漏電斷路器、小型斷路器、框架式斷路器、穩壓電源、互感器、低壓變電器等新型的專業化生產公司。
2002年,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重組,形成了控製電器一公司、控製電器二公司、配電電器一公司、配電電器二公司、終端電器公司、穩壓電源公司,同時,進一步擴大了焊接、電子元件、注塑、精衝、模具製造、新產品試製等零部件專業分公司的生產能力。V2004年,正泰集團再度重組,形成了高壓產品及低壓產品兩大主業,同時將高壓電容器、高壓互感器產品及其資源轉移到了上海“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以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核心,溫州和上海為主要生產與研發基地的正泰集團正式得以形成。
有些人認為,正泰在多元化方麵是失敗的,有些媒體甚至推崇正泰為“溫州唯一不做多元化的企業”。實際上,正泰的理解並不隻是這樣。正泰認為:“多元化與專業化兩種發展模式並沒有優劣之分,問題隻在於是不是適合自身的企業。”
正泰集團的廖毅指出,正泰集團當初的產業定位就是“立足低壓,跳出低壓”,這是一種業內的多元化,是在專業領域內的延伸。正泰過去沒搞多元化,但這並不是說今後永遠不搞;南存輝說燒好自己的一壺水,也不是說一生隻燒一壺水。
溫州人能夠居安思危,無論企業做到多大、多強,都能夠有“從零開始”、“要做就做世界第一”的國際化定位意識。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的人生坐標是“視今天為落後,將明天為起點”。王振滔認為:“對於鞋業來說,專賣店方式的連鎖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多元化專賣店終將取代單品牌專賣店,這可以視為奧康對終端的又一次革命。”因此,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多元化專賣,並邁出了堅定的步伐。王振滔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要把“奧康”建成一個具有現代化企業結構機製的跨國、跨行業、多功能、多元化的綜合性集團,要讓“奧康”成為世界名牌,成為民族的驕傲。
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盧偉光說過,如果有更多的資金,我們還將考慮更多的項目。因為,隻有考慮更多的項目,才能夠分散風險。做生意,專業化與多元化永遠是相輔相成的,怎樣處理要看企業的特點和它所處的發展階段。
溫州人語錄:
如果有更多的資金,我們還將考慮更多的項目。
——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盧偉光
13.企業需要不斷地變革
致富思維:
窮人:企業管理不能說變就變。
溫州人:變革是常態,不變是變態,企業在發展,製度也需要不斷地變革,這樣才能保證企業持續不斷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