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怎麼辦呢?要做這個決策實在太困難了。
當時的盧偉光敏銳地意識到,未來兩三年中國的房地產業必然還會發展,自己是有機會把這筆錢賺回來的。盡管盧偉光無法確定自己需要多久才能賺回來這筆巨額的損失,但是最終他還是把錢打到了對方賬戶上。
“我平時很少向人家借錢。但那個時候時間很緊,我叫我太太和我弟弟飛回溫州。他們一天借到了一百萬現金,用一個麻袋裝著飛到上海,按時付清了木材款。”他說。
盧偉光認為,就像森林裏的樹木一樣,一年長一個輪兒,所有的事物也都有周期。這是該做的事,不得不虧的錢。整個中國的房地產業正處於高速的發展期,今後兩三年隻要保持增長,這個成本我承擔得起。
風波之後,盧偉光總共損失了1500萬元,但“上海安信講信用”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巴西業界。盧偉光的友善、真誠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50多個原木鋸材廠與他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甚至連當地的印地安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盧偉光在回想當初的決定時,曾經感慨地說:“現在回想起來,我還算幸運,因為當年絕大部分的經銷商都寧願選擇毀約以避免這筆損失。而我,不僅僅給供應商帶去了資金,也確立了自己在巴西的良好名聲,其他供應商也都傾向於給我供貨。”
作為安信公司的董事,盧偉光的妻子陳潔說:“偉光認為,信譽是最難建立的,錢是次要的。他一般不會計較價錢,他隻在乎供貨方貨物的質量和數量,我就數落他怎麼這麼笨!不過,人家可能以為他比較傻,倒都願意跟他合作。”
是的,在生意場上,有時候要難得糊塗,不要過於計較。許多人最怕與過於精明的商人合作,因為他們生怕自己會被利用,會吃虧,如果你是一個不在乎眼前吃虧,而重視長遠發展的人,人們就願意與你合作。
在食腦時代的今天,商業經營活動實際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較量、謀略較量。而這種吃虧實際上就是一種商業上的深謀遠慮。商業俗語說,“釣魚需長線,有賠也有賺”。對於生意場上的得失,企業家們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千萬不要“隻見錐刀來,不見鑿頭方”,隻顧一時的利益,從而失去長遠的利益。
溫州人語錄:
義利兼顧,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無論是企業做大和做小,都要講良心。企業和個人是相互的,有付出就有回報,我相信因果關係。——中國神力集團董事長鄭勝濤
2.敢於舍棄才會有收獲
致富思維:
窮人:財富是自已爭取來的。別人的利弊不要惦記,自己的利益不要放棄。
溫州人:財富是一種回報,人生是一種博弈,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時候,要做到敢於放棄自己的利益。因為,敢於舍棄,善於舍棄,才會有更大的收獲。
上海建橋集團董事長周星增是個溫州商人,他說過:“人生亦如棋局。敢於舍棄,善於舍棄,才能有大收獲、大成就。”他的話也體現了其他溫州商人的共性。
一位采購商風塵仆仆地趕到上海去采購用來包裝出口毛毯的塑料袋,誰知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盡管產品的質量還可以,但是對方把價格咬得很死,還要求這份采購商預收製版費。這位采購商隻好無奈地準備打道回府。
這位采購商在汽車站買票的時候被一個中年人盯上了。那位中年人跑上來,一邊遞上自己的名片,一邊對他說:“冒昧地問一下,您是做生意的嗎?如果需要這種袋子,我們那裏就有哇!”原來,采購商手裏拎著的上海工廠的樣品袋引起了這位中年人的注意。
采購商接過名片一看,原來這位中年人是溫州一家廢舊塑料回收廠的郭老板。於是,他就把自己采購袋子的經曆告訴了郭老板。郭老板聽了,熱情地對他說:“同行,難得啊!如果你願意,請隨我去溫州看看,我們的質量和價格絕對包您滿意。”
兩人上車以後,郭老板才告訴這位采購商,這種包裝袋他自己不會做,但是,他的一位朋友可以供貨,價格可與朋友直接麵談,自己決不會賺取差價。
采購商覺得很奇怪,這位溫州人竟然替他人張羅生意,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呀!
見采購商有疑慮,郭老板向他道出了實情。
原來,外出跑生意的溫州人都有一個約定,不管誰出門跑生意,不僅要推銷自己的產品,還要留意與其他朋友、夥伴的產品相關的信息,如果自己無法供貨,就把機會讓給其他人。這樣,他同樣可以獲得其他人尋找來的機遇。
兩人終於到了溫州蒼南。見到產品後,采購商發現,不僅產品的質量相當好,而且自己隻要預付一部分訂金,溫州商人就會把貨發到指定的地方。
這就是精明的溫州人,他們不僅善於捕捉商機,而且善於與人分享,從而享受到他人的幫助,這就使他們的財富越滾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