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溫州人和你不一樣的品質(2)(2 / 3)

4.要投資不能投機

致富思維:

窮人:做生意,就是要投機,隻要抓住機會,憑運氣就能賺到錢。

溫州人:做生意要投資,不能投機。目標要遠大,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每個步伐都能夠創造出成績。

許多人都熟知溫州人很務實。溫州人不玩股票,就喜歡玩實務。房子、煤礦、石油、黃金等實實在在的資源都是溫州人最喜愛的投資項目。他們總是一步一個腳印,用這些東西來積累自己的財富。

在溫州有一個專門玩黃金的人,他就是葉亮。

葉亮剛開始是溫州地區第一家黃金代理交易業務公司的負責人,如今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十家特許銷售商之一。葉亮的生意主要是銷售奧運金條、生肖金條及奧運吉祥物金條,這種務實的產品受到了溫州市民的喜愛,葉亮的生意也非常紅火。

“做這一行也隻是喜歡,其實賣黃金並不神秘。我們賣的黃金不僅可做投資用也承載文化。而這恰恰是我最喜歡它的一點。”葉亮說。實際上,火爆的生意背後,凝結的是葉亮心血。

1996年,葉亮看中了黃金的保值性和溫州人的務實特點,在府前街開設了一家名叫銀祥的金店,專營中國金銀紀念幣。緊接著就是1997年香港回歸。

於是,生產為紀念1997年香港回歸而發行的紀念幣成了葉亮經營的重點。“這個行業其實和很多重大事件息息相關。”葉亮說。

為了讓自己的生意越來越好,葉亮沒少費心思。

2001年,金牛公司設計產出的金銀月餅在葉亮的店裏一再創造銷售奇跡。

“此前,我們公司也推出過不少自己的產品,但這麼轟動卻還是首次。這正是得益於求新求奇。”葉亮高興地說。

於是,葉亮又開發了國內第一套木板掛曆。緊接著,盛世寶印等貴金屬禮品也隆重上市。

葉亮先後與中國人民銀行北京人銀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康銀閣錢幣裝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幣總公司等許多國內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葉亮的生意持續升溫。

2004年,葉亮在車站大道設立了從事黃金金幣交易業務的專賣店。年末,奧運金條成功在溫州上市,葉亮的專賣店所賣的奧運金條高居全國前五名之列。

2005年6月,葉亮所在的浙江金牛成為中圍金幣總公司十大特許零售商之一,也是浙江省內的唯一一家。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去做。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這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溫州人所不允許的。

正泰發展到今天與南存輝的穩紮穩打有很大的關係。南存輝說過:“我認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企業在資本運作上有一定的特點,他就可以靠多元投資。

像我的話,我原來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就是把主業做強,沒有那麼大的能耐。農村裏有這麼一句話,蜈蚣有千隻腳,他走的還是一步。不要太著急。所以現在年輕人創業就怕出這樣的差錯,什麼都能賺錢,什麼都很好,好高騖遠。尤其是做工業的企業,來不得半點虛的,必須是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進,穩紮穩打。”

談起當年辦集團企業時,南存輝這樣說:“政府一直要我搞企業集團,我不幹,因為我想不通有什麼好處。兩年後,一個外企公司一下子要收購100多種低壓電器,我隻能生產幾種。我想我可以幫他聯係客戶,然後一起賣給他,結果工商局不批準,必須是一個集團才行,這時我才想起聯合起來做集團。”

曾有人在網絡上發過一篇文章,談論溫州人與政治的關係。文章說:有人講溫州人隻會賺錢,不懂政治,其實不然,其實他們都懂隻是方式不同罷了。

溫州人不像北京人以政治為談資,也不會像魯迅先生所批判的“今天談財政,明日談照相,後天又談交通,最後又忽然念起佛來了”,僅僅為過足說話的癮頭而說話,溫州人關心政治完全出於實用的目的,是為了致富。

一項在溫州進行的調查顯示,60%的經營者曾經“因為某項政策的出台或政策提示,而放棄或者更有信心做某項投資或生意”,17%的經營者直言不諱地說“自己鑽過政策空子”。而且,溫州人總是說,我們不指望國家投多少錢給溫州,隻要給我們有利的可行的政策就行了。作者的結論是:“毋庸置疑,對政治,他們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和實用性,在溫州人的眼裏,政治蘊含著巨大的財富。”

奧康集團的王振滔就是一個十分務實的人,他不喜歡手下的員工盲目搞擴張。

在一次集團季度工作總結報告會上,奧康事業部的一位經理在彙報他們超額完成任務時,王振滔一臉陰沉,皺著眉頭。

原來,該事業部原企劃一個季度開店70家,結果卻開了110家。這可是超額完成任務。因此,這位經理在彙報工作時顯得很得意,以為肯定會受到王振滔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