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果敢的心態趕走遲疑(1)(1 / 3)

一、機遇總在遲疑中悄悄溜走

1.為什麼你不能堅決果斷

在工作中,應該堅決果斷。俗言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而優柔寡斷是堅決果斷的死對頭。你不能堅決果斷,那麼必然會優柔寡斷。人有優柔寡斷心理性格的原因是很多的,心理學家對其大致歸納如下:

(1)缺乏勇氣,是優柔的主要根源

優柔寡斷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們總是猶豫不決,總是想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有著慢慢考慮或重新考慮的念頭。其實“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取得成功,有時是需要有一點冒險精神的。池田大作曾在《人生寄語》中這樣寫道:“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人類對自己總是姑息軟弱的,盡管平時一再說要堅強、要堅強,可一麵對自己,就連所說的一半也實行不了。一切功勞歸於自己,一切錯誤歸於別人,這醜惡的一麵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要戰勝如此軟弱、醜惡的自己,可以說必須拿出最大的勇氣。”缺乏冒險精神,一生都會平淡無奇,難以有什麼大出息,而在成功者中,很多都是富有冒險精神的。

(2)缺乏自信,過於依賴他人

優柔寡斷的人,遇到什麼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怎麼看、怎麼想,然後,在做事情的時候又總是追隨別人、求助別人,也就是說對別人有依賴心理。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別人做了以後自己才敢去做,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邯鄲學步,正如古人所說的:“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凡事不相信自己,不敢自作主張,不能自己決斷。這樣的人,在家中依賴父母、兄弟、愛人,在外麵依賴上司、同事,要是沒有人在他的身邊,他就會不知所措,變得緊張、慌亂,失去方向。這樣的人,是人格沒有成熟、沒有健全的人,是身體懶惰和心理懶惰的人。美國著名作家奧裏森·馬登說:“這種性格上的弱點,可以破壞一個人對於自己的信賴,也可以破壞他自己的判斷力,並大大有害於他的全部精神能力。”他說: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人。如果有了事情,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不取決於自己,而取決於他人,這種主意不定、意誌不堅的人,既不會相信自己,也不會為他人所信賴。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相信自己,這種缺乏自信的人,整天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總是擔心這,擔心那,不敢做出決定,因而總是優柔寡斷。因為猶豫不決,很多人使他們自己美好的想法陷入破滅。決策果斷、雷厲風行的人也難免會發生錯誤,但是他們總要比簡直不敢開始工作、做事處處猶豫、時時小心的人要強。

(3)缺乏決斷力,朝三暮四

優柔寡斷的人總是徘徊在取舍之間,無法定奪。這樣就會使得本該得到的東西,輕而易舉地失去了;本該舍去的東西,卻又耗費了自己許多的精力。而時機是不等人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其實人生很多時候,隻有及時抓住機遇,竭盡所能地去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正所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如若不然,則會失去良機。

2.優柔寡斷喪失了人生的機遇

(1)缺乏信心者

沒有自信的人是很軟弱的。他們總是左右徘徊,猶豫不決,稍有風浪,就會動搖。如果他確實有了一種新見解,他或者覺得這隻是他自己的一時見解,沒有多少價值,於是放棄了它;或者由於缺乏勇氣,不敢提出來;到了後來,他才發現別人提出的見解正是以前自己所放棄的。一個有才能的人,如果更富於自信,更能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將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自信能使人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增強成功的信心。

(2)很難對事情確立自己的目標者

其實生活有時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事情原本都很簡單,問題是我們自己在製造麻煩,自己讓自己不得安寧。為什麼要受這樣的折磨?麵對一件必須要做的工作,不是積極著手工作,而是在自己麵前放上一大堆參考資料,苦思冥想,尋找方案,一個一個地想出來,又一個一個地否定掉,又一遍又一遍地感歎:“太難了,太難了,怎麼辦呢?”結果隻能是徒增煩惱,喪失信心,優柔寡斷。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是不能顧慮重重,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遇到困難,要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3)有依賴心理者

這種人骨子裏不敢為自己負責,害怕承擔責任,因而優柔寡斷,猶豫不決。他們總是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自己不決定自己的命運;他們會到處尋求別人的意見,而一旦采用別人的意見導致事情失敗,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埋怨他人。這種人必須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要學會為自己負責。為自己負責雖然有風險,但在選擇時因為有責任感,所以會增加正確的概率。

(4)被別人目光所左右者

害怕、後悔和能力不足,總是與優柔寡斷如影相隨。優柔寡斷者往往費了不少時間及精力來決定做什麼,並且還浪費更多的光陰來猶豫是不是該做其他的事。由於心中負荷著太多的令人煩惱的問題,於是可能變得非常在乎別人的意見及依賴他人的意見,最後,或許會認為這個世界到處充滿了敵意,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等著找自己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