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望月聽老朋友說這些古董字畫很值錢,心勁一下子上來了,他找來一些古董鑒定的書籍進行認真閱讀,同時,他還上網查詢了一些資料,越發覺得朋友的話的可信性。
但是,這些寶貝疙瘩要想出手,換成現錢,可就是不容易了。那位朋友走了給錢望月留了話,如果快,也得十天半月,要是慢就不得而知。
自古買賣都是這樣的,你想急著賣,好,便宜吧,到底能便宜到什麼樣,這就要看買主。有的時候是一分錢一分貨,但是有的時候就不是了,錢望月遇到這事了。
劉學安知道錢望月找胡市長,就知道錢望月想幹嘛了,但是,你錢望月現在是分文沒有呀,你拿什麼再東山再起,銀行?絕對不可能,現在全國所有的銀行都不允許向房地產開發商亮綠燈。這個錢望月到底去哪弄得錢?劉學安在思考著。
胡誌遠這兩天也在密切關注錢望月,這是劉學安交辦的事情,昨天,一位50多歲的農村婦女被中介公司安排到錢望月家做保潔工作,而這位農村婦女就是胡誌遠安插在錢望月家中的一個眼線。
正在劉學安百思不得其解時,胡誌遠向他彙報了錢望月的近況:這兩天錢望月正對著家中的古玩字畫把玩不夠。
有了這條信息,劉學安就明白了錢望月的意圖了。原來這個老錢想從這裏找錢,不行,得讓他做不成這事。
於是,劉學安就讓胡誌遠按計劃行動。
錢望月正在細心研究米芾的八條屏絹本,題識:襄陽米芾。這是幅不可多得的米氏真跡,說起這幅字的來曆,錢望月認為這就是天意。
那陣子,錢望月在做花木生意,整天東南西北的跑,一次,在省城,錢望月做完了訂單,等著買方支付現金,在閑暇之餘,錢望月來到了省城一處古玩市場。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錢望月突然發現前方不遠處圍著好多人,大家還正在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走進一看,一位老太太麵前擺著一幅字畫。看筆法和氣勢是出自名家之手,再看落款是:襄陽米芾。
這老太太為何將這麼好的字畫出手呢?錢望月想看個究竟。老太太看著錢望月擠進了人群,就衝著錢望月說:“這位小兄弟,幫幫忙吧,救救命,我孫子才九歲呀,就得了病,我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宋代大畫家米芾的字畫,絕對的真跡!”
當老太太說是真跡,許多圍觀的人都笑了,“真跡你願意拿出來賣,糊弄誰呀?”
古玩市場打眼的事情太多了,老太太這一出許多人都認為是圈套。
“老人家,你這幅字畫想賣多少錢?”錢望月既然擠進了人群,不管是真是假,問個價再說。
“隻要三萬塊,多一分都不要。”老太太還是說著已經說了不知道多少遍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