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嫉妒不氣餒才能感受陽光(6)(1 / 3)

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鍾,他作了3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隻差17次了。他記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並為那些積極而不斷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裏11點鍾時,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辦成了20次交易!

他達到了目標,贏得了獎品!這就在於他不斷檢驗自己的工作態度,進行調整和自勵,最終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化失敗為勝利,隻要我們去做!失敗能把我們能力上的缺點表現出來,引發成功的意識。

有些人遇到了一次困難,便把它看成拿破侖的滑鐵盧之戰,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裏,卻沒有所謂的滑鐵盧。那些一心要得勝、立意要成大事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作為最後的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可以說,堅韌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鑰匙,試問諸事百業,有哪一種是不經堅韌的努力而獲得巨大成就的呢?

秉性堅韌,是成大事立大業的品質保證。這些人能夠獲得巨大的事業成就,可以沒有其他卓越品質的輔助,但絕不能沒有堅韌的性格。從事苦力者不厭惡勞動,終日勞碌者不覺得疲倦,生活困難者不感到誌氣沮喪的原因都是由於這些人具有堅韌的品質。

失敗是每個成功者都有的經曆,隻要你對失敗進行認真的自我檢討,吸取教訓,積累經驗,那麼這就是你更加自信的基礎和理由,支持你更勇敢地搏擊。

堅持成就夢想

找到你的生活目標,矢誌不渝地追求。因為,持之以恒是人人應有的美德,也是你實現夢想的要素之一。

蒙提·羅伯茲在聖思多羅有座牧馬場。這個人常利用他寬敞的住宅舉辦募款活動,以便為幫助青少年的計劃籌備基金。

上次活動時,他在致詞中提到:我讓傑克借用住宅是有原因的。這故事跟一個小男孩有關,他的父親是位馬術師,他從小就必須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地去訓練馬匹。由於經常四處奔波,男孩的求學過程並不順利。初中時,有次老師讓全班同學寫作文,題目是《長大後的誌願》。

那晚他用心地寫了7張紙,描述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住宅。

他花了好大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了報告,第一頁上打了一個又紅又大的F,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他下課後帶著報告去找老師:“為什麼給我不及格?”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輕輕,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錢,沒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匹、花錢照顧它們。你別太好高騖遠了。”老師接著又說:“你如果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誌願,我會重打你的分數。”

這男孩回家後反複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征詢父親的意見。父親隻是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好幾天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拿個大紅字,我也不願放棄夢想。”

蒙提此時向眾人表示:“我提起這故事,是因為各位現在就坐在200畝農場內,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華住宅中。那份初中時寫的報告我至今還留著。”他頓了一下又說:“有意思的是,兩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師帶了30個學生來我的農場露營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我說:‘說來有些慚愧。你讀初中時,我曾潑過你的冷水。這些年來,我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有這個毅力,堅持自己的夢想。”’審時度勢的精明,才能找到你的生活目標。矢誌不渝的追求,才能成就你的夢想。

北宋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他和胞弟、表弟共六人,幾次在科舉考試中都未考中進士,有一年,曾鞏與其弟去應試,不料又名落孫山,有人做詩諷刺他們說:“三年一度科場開,落殺曾家兩秀才。有似簷間雙燕子,一雙飛去一雙來。”曾鞏對此並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諸弟要經得住失敗的考驗,在學習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讀。又到大比之年,曾鞏與兄弟六人又去赴試,在走之前,曾母感歎地說:“你們六人當中,隻要有一個人金榜題名,我就心滿意足了!”考試結果張榜公布。曾鞏兄弟六人都中進士,且名次都在前列。可見人應該有信心堅持自己追求的理想和誌向,落第不灰心,尤其對莘莘學子們更有借鑒意義。

如果你認為人來世上是有所作為的,那就更應該重視自己的存在。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偉大的、有創造力的,隻是我們常忽視這一點,生活中永遠不缺乏體驗與成長的機會,即便身處絕境,不正是開辟新天地的大好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