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厚積薄發 第四十四章 安置方案(1 / 3)

三方協議的正式簽定後,高亢讓崔誌偉加快整理《雲陽造船廠改製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其中《職工安置方案》的初步設想是,對已經退休的職工,一次性為其補足15年的社保費用企業所承擔的部分。然後把職工勞動關係轉入當地勞動部門。由當地社保局支付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這部分費用預算在1500-1700萬之間。對淘汰下來的在職職工,用社平工資買斷其剩餘工齡的方式進行補助,費用預算1100萬左右。

雖然擴建了生產線,提升了生產能力。但新的生產設備智能化程度遠高於原有設備,再加上新增了1000台高精尖的各類專業工具,使得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現有的1200在職員工存在兩大問題亟待解決。

1,人員超編。隨著對船廠的機構進行精簡,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加上設備的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船舶製造已經從勞動密集型企業過渡為技術密集型企業,船廠未來滿負荷的人員編製不超過900人。現有職工將有300人麵臨分流。

2,員工素質欠缺。隨著高精尖的智能化設備引進,對職工的專業技術技能和文化教育程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對現有職工的分流將不止300人,另外還需引進部分高知人才。

對這部分下崗職工的安置以及人才引進的費用預算差不多1100萬左右。允許職工持股可以回流部分現金,整個《職工安置方案》所需預算滿打滿算3000萬足以,鎮財政所的3000萬質押金應該可以應對。當下之計是盡快召開職代會,幾百職工的去留不是小事,會上有的是架要吵。

“四海融投”的第一筆現金增資款項8000萬,已經劃撥到萬峽區國資委指定的賬戶上。同時,擴建的兩個萬噸級室內船台和舾裝碼頭的工程也隨之展開。

“中天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的工作組也趕到雲陽鎮與高亢展開接觸,具體的相關事宜高亢委托徐明和崔誌偉全權負責,自己實在分身乏術。

從船廠下班,回到段筱裕的香閨中已是晚上十點。雲陽鎮不比江州市區,十點鍾鎮上已是冷冷清清,長街孤影。忙碌了一天的高亢把車停在“鴻福來”酒店大門外,心中忽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惆悵。高亢索性熄了火,搖下車窗,點上一支煙對著渺渺夜空發起呆來。

從部隊回到地方,一晃就是十年,自己心中對未來其實並沒有任何規劃。在警隊的日子一直是因為對刑警工作的喜愛,所以特別賣力,不知不覺也幹出了一點成績。誰知在一夜之間,風雲突變,進入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從頭來過。要不是憋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強迫自己去學習適應新的環境,去鑽研新的知識,中途也曾萌生幾次退意。在自己看來,當一名刑警隊長比做一個廠長書記的吸引力要大太多啦。

現在看來工作開展的還不錯,可高亢知道這才僅僅隻是開了個頭,而自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隻有自己清楚。現在人人都對自己寄予厚望,這對高亢而言,是何其大的一種壓力!

正在神遊的時候,懷裏的手機響了,掏出來看了一眼,便笑著接通了電話。

“老周呀,難得你這個大忙人竟有時間給我打電話,有何指教?”

原來是高亢的姨夫,周知群。他現在已經升任紀副總理的機要秘書,一直跟在紀副總理身邊工作了。

“我再忙,也惹不起你這個大紅人呀!這兩天電視廣播報紙,到處都在報道你的得意之作,連紀副總理都知道了,我這不來向你討教一些先進經驗嗎。”

“我說老周呀,你現在變得是越來越油嘴滑舌了,紀副總理沒提醒過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