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淮南鴻烈(2 / 2)

韓龍追問道:“漢武帝相信雷被的話嗎?”

那聲音回答道:“那個時候的漢武帝還不是盲目之人,僅雷被的幾句話並不足以動搖漢武帝對劉安的信心,真正讓漢武帝失望的是劉安自己的行為。”

“劉安犯了什麼錯?”

“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議,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倡導以儒家思想治國,這對於劉安推崇‘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背道而馳,他拒不響應漢武帝的號召,引起漢武帝極大的不滿。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陸續又有人因種種瑣事在漢武帝麵前告發劉安有謀反之心,其中包括劉安的親孫子,將劉安完全逼至絕境。”

一瞬間,韓龍來到了八公山。因劉安與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名門客在此山煉丹,八名門客又被稱為八公,故得名八公山。八公山原本景致迷人、平靜祥和,而此時映在韓龍眼中的是殺戮和屍體。依舊忠於淮南王的淮南軍死守八公山,與漢武帝派來的大軍廝殺,這裏是劉安最後的歸宿。

韓龍道:“傳言劉安在淮南王府中自刎而死,沒想到竟在八公山!”

“在淮南王府中自殺的隻不過是名替身,當時受命前去調查此事的何宗正發現淮南王隻是詐死,於是心生歹念,與當地校尉密謀準備向淮南王奪取長生不死藥。有關長生不死藥之事,我後續會告訴你。”

韓龍在山上四處轉悠,在密布的藤蔓後韓龍發現了一處巨大的陵墓,這裏一定是淮南王早年修建的墓室了。墓室前有三重石門,石門之間機關重重,令常人望而卻步。韓龍無視機關陷阱,徑直穿過重重障礙。然而淮南王不在主墓室中,韓龍凝神感知,發現了主墓室底下還有一層,那裏有一處密室,劉安和君鸞就在那密室裏。

密室及其簡陋,四壁用厚土夯實,土層中長著才冒芽的熒光蕈,令密室有了些許光亮。一座棺槨放在正中,棺槨後是兩桌放滿竹簡的書案。而最令韓龍在意的是在密室中竟放置著童靈鼎和方回鼎,“為何兩鼎會出現在此?”韓龍不解。

那聲音答道:“劉安乃修道之人,猶好黃白之術,當年他招募方士千人,共同完成了《淮南鴻烈》的撰寫,而這份《淮南鴻烈》與今世流傳的《淮南鴻烈》相去甚遠,今世所流傳的《淮南鴻烈》隻是原版的太倉一粟,隻是為蒙蔽世人所做,而真正《淮南鴻烈》的名稱便是《乾道無常訣》!”

“什麼?沒想到《乾道無常訣》竟是劉安和上千方士共同完成的!”韓龍感到無比震驚。

那聲音並不理睬韓龍的震驚,繼續說道:“八公便是劉安選出的能人,他們共同鑄造了童靈鼎和方回鼎,正是為了煉製長生不死藥,然而長生不死藥非輕易可製,數十年間隻煉製了一顆。”

韓龍的心緒又回到眼前的畫麵中。

君鸞渾身血汙,不過那些血跡不是她自己留出的,而是敵軍的鮮血。她含淚向劉安請求道:“王爺,情況緊急,我們困在這裏隻有死路一條,讓我出去殺敵吧,我們離開這裏!”

此時的劉安須發全白,已是老態龍鍾,他想起了被弑的妻兒,胸中悲痛莫名,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想要我死,逃有何用?”劉安擦幹淚水,定住心神,語重心長地問君鸞道:“鸞兒,你還會聽我的話嗎?”

君鸞猛地點著頭:“這個世上,我隻聽王爺的話,不管王爺叫我做什麼,我都會做!”

“那好!”劉安指著方回鼎,命令君鸞:“鼎中有一粒丹藥,你馬上把它吃了!”

君鸞二話不說,打開方回鼎的鼎蓋,抓起鼎中還泛著青光的丹藥便吃了下去。

韓龍驚問道:“那丹藥……就是長生不死藥?!”

那聲音依舊淡然:“正是長生不死藥,在丹藥練成之際,劉安猶豫了,那時的他已至天命之年,對生死有了更深的感悟,隻要吃了長生不死藥便可獲得長生,但是卻要眼睜睜地看著親人一個個逝去,孑身一人看盡世間蒼涼,縱然自己活著,又有何益?於是他作了一個決定,要將長生不死藥交給真正需要它的人,所以他選擇了君鸞。君鸞還年輕,她的人生還有許多美好未曾經曆,她應當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