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未必能表明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相比之下,行為倒更能切實地反映出你的本質。隻有你現在的行為才能表明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人們之所以拖延時間,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自我欺騙,另外三分之二的原因是逃避現實。你之所以堅持自己的這種拖延行為,是因為你從中得到了一些“好處”:
(1)通過拖延時間,你顯然可以不去做那些令自己感到頭疼的事。有些事情你害怕去做,有些事情你想做又不想做。
(2)維持這種自我欺騙心理可能會使你心安理得,因為你無須承認自己不是一位實幹家。
(3)隻要能一再拖延時間,你可以永遠保持現狀,無須力求進取,也不必承擔任何隨之而來的風險。
(4)如果你厭倦生活,就可以抱怨說是其他人或事導致你情緒消沉。這樣,你可以擺脫任何責任,並且將一切歸咎於令人厭倦的那些事情。
(5)通過對別人評頭論足,你可以自以為高人一等。你可以通過貶低別人的行動來抬高你的形象。這也是一種自我欺騙行為。
(6)期待事情出現轉機,同時認為客觀環境造成了你的精神不愉快——各種事情似乎都在與你作對。這樣,即使無所事事也是理所當然的。
(7)不做任何沒有把握的事情,就可以避免失敗,從而也無須證實你對自己所抱的懷疑。
(8)盼望出現美妙的奇跡,如聖誕老人給你送禮祝福,這樣可以重溫安穩的童年生活。
(9)由於不能從事自己所喜愛的活動,你既可以贏得別人的同情,也可以憐憫自己。
(10)如果一再拖延時間,最後又在極短的時間內趕完工作,那麼即使工作做得很差,甚至很不像樣,你也可以辯解說:“我時間不夠。”
在你拖延某件事時,別人或許會幫你做這件事。這樣,拖延又成了你擺布別人的一種手段。
通過拖延時間,你可能會對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
避免做工作,你就不會取得成功。這樣,你不會因取得成績而高興,不必在成功的基礎上再接再厲。
如果你認為這些“好處”可以使你從中獲益,那你就錯了。這些“好處”隻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一步步將你引向滅亡的深淵。所以,一定要改掉拖延的惡習,讓自己快速付諸行動。
永遠領先一步
在激烈競爭的商戰中,時間是戰勝對手的一個重要因素,誰在時間上領先一步,誰就有可能取得節節的勝利。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滿足新時代的人們的要求,並將你的技術革新變得方便實用,這樣,你才會牢牢地占據市場,並以此為動力,不斷發展。比爾·蓋茨在“卓越”軟件的開發上所表現出來的眼光與膽識,就是很好的說明。而且他一再聲稱現在的商業競爭,沒有什麼秘密可談,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誰就能“稱王”。
比爾·蓋茨在長期的實踐中,對這一點體會最深,也正是憑借著這一點,他才能在許多危機關頭,采取斷然措施,搶在別人前麵,獲得成功。
“永遠比人快一步”是微軟在多年的實戰中,總結出來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在微軟與金瑞德公司的一次爭奪戰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金瑞德公司根據市場需求,經過潛心研製,推出了一套旨在為那些不能使用電子表格的客戶提供幫助的“先驅”軟件。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白,毫無疑問,如果金瑞德公司成功,那麼微軟不僅白白讓出一塊陣地,而且還有其他陣地被占領的危險。
麵對這種情況,比爾·蓋茨感到自己麵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他為了擊敗對手,迅速做出了反應!秘密地安排了一次小型會議,把公司最高決策人物和軟件專家都集中到西雅圖的蘇克賓館,整整開了兩天的“高層峰會”。
在這次會議上,比爾·蓋茨宣布會議的宗旨隻有一個,那就是盡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電子表格軟件,以趕在金瑞德公司之前占領市場的大部分資源。
微軟的高級技術人員們在明白了形勢的嚴峻性之後,紛紛主動請纓,比爾·蓋茨在經過反複的衡量之後,決定由年輕的工程師麥克爾掛帥組建一個技術攻關小組,主持這套軟件的技術開發。麥克爾與同仁們在技術研討會議上透徹地分析和比較了“先驅”和“耗散計劃”的優劣,議定了新的電子表格軟件的規格和應具備的特性。
為了使這次計劃得到全麵的落實和執行,比爾·蓋茨沒有隱瞞設計這套電子表格軟件的意圖,從最後確定的名字“卓越”中,誰都能夠嗅出挑戰者的氣息。
作為這次開發項目的負責人,麥克爾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分量,對於他來說,要實現比爾·蓋茨所號召的“永遠領先一步”,首先意味著要超越自我,征服自我。
但是,事情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現實往往出乎人們意料。
1984年的元旦是世界計算機史上一個影響深遠的裏程碑,在這一天,蘋果公司宣布它們正式推出首台個人電腦。
這台被命名為“麥金塔”的陌生來客,是以獨有的圖形“窗口”作為用戶界麵的個人電腦。“麥金塔”以其更好的用戶界麵走向市場,從而向IBM個人電腦發起攻勢強烈的挑戰。
比爾·蓋茨聞風而動,立即製定相應的對策,決定放棄“卓越”軟件的設計。而此時,麥克爾和程序設計師們正在揮汗大幹、忘我工作,並且“卓越”電子表格軟件也已初見雛形。經過再三考慮,比爾·蓋茨還是不得不做出了一個心痛的決定,他正式通知麥克爾放棄“卓越”軟件的開發,轉向為蘋果公司“麥金塔”開發同樣的軟件。
麥克爾得知這一消息後,百思不得其解,他急匆匆地衝進比爾·蓋茨的辦公室:
“我真不明白你的決定!我們沒日沒夜地幹,為的是什麼?金瑞德是在軟件開發上打敗我們的!微軟隻能在這裏奪回失去的一切!”
比爾·蓋茨耐心地向他解釋事情的緣由:
“從長遠來看,‘麥金塔’代表了計算機的未來,它是目前最好的用戶界麵電腦,隻有它才能夠充分發揮我們‘卓越’的功能,這是IBM個人電腦不能比擬的。從大局著眼,先在麥金塔取得經驗,正是為了今後的發展。”
看到自己負責開發研究的項目半路夭亡,麥克爾不顧比爾·蓋茨的解釋,惱火地嚷道:“這是對我的侮辱。我絕不接受!”
年輕氣盛的麥克爾一氣之下向公司遞交了辭職書。無論比爾·蓋茨怎麼挽留,他也毫不鬆口。不過設計師的職業道德驅使著他盡心盡力地做完善後工作。
麥克爾把已設計好的部分程序向麥金塔電腦移植,並將如何操作“卓越”製作成了錄像帶。之後,便悄悄地離開了微軟。
愛才如命的比爾·蓋茨,在聽說麥克爾離開微軟後,在第一時間裏立即動身親自到他家中做挽留工作,麥克爾欲言又止,始終不肯痛快答應。蓋茨隻好懷著矛盾的心情離開了麥克爾的家。
麥克爾雖然嘴上說不回微軟,但他的內心不僅留戀微軟,而且更敬佩比爾·蓋茨的為人和他天才的創造力。
第二天,當麥克爾出現在微軟大門時,緊張的比爾·蓋茨才算徹底鬆了一口氣:“上帝,你總算回來了!”
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的麥克爾緊緊擁抱住了早已等候在門前的比爾·蓋茨,此後,他專心致誌地繼續“卓越”軟件的收尾工作,還加班加點為這套軟件加進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模擬顯示,比別人領先了一步。
嗅覺靈敏的金瑞德公司也絕非無能之輩,它們也意識到了“麥金塔”的重要意義,並為之開發名為“天使”的專用軟件,而這,才正是最讓蓋茨擔心的事情。
微軟決心加快“卓越”的研製步伐,搶在“天使”之前推出“卓越”係列產品。半個月後,“卓越”正式研製成功,這一產品在多方麵都遠遠超越了“先驅”軟件,而且功能更加齊全,效果也更完美。因此,產品一經問世,立即獲得巨大的成功,各地的銷售商紛紛上門定貨,一時間,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
此後,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大量配置卓越軟件。許多人把這次聯姻看成是“天作之合”。而金瑞德公司的“天使”比“卓越”幾乎慢了3周。這3周就決定了兩個企業不同的命運。
商戰中,時間上的競爭優勢常常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生死命運。“卓越”的領先3周很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人生的競爭也與此相同,隻不過有時不太明顯。但需要有誌者清楚地看清這一點,盡早積蓄力量,以備作戰。
行動是成功的保證
德謨斯特斯是古希臘的雄辯家,有人問他雄辯之術的首要是什麼?
他說:“行動。”
第二點呢?“行動。”
第三點呢?“仍然是行動。”
人有兩種能力,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往往不是因為思維能力,而是因為行動能力。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
拿破侖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的。”
永遠都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動決定了你的想法實現的程度,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不管你現在決定做什麼事,不管你設定了多少目標,你一定要立刻行動,唯有行動才能決定你的價值。
假如你具備了知識、技巧、能力、良好的態度與成功的方法,懂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你還是可能不會成功。因為你還必須要行動,一百個知識不如一個行動。
假如你終於行動了,但還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太慢了。在現代社會,行動慢,等於沒有行動。你隻有快速行動,立刻去做,比你的競爭對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輕易得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知識與信息,你也會知道昨天晚上,你的競爭對手是否比你多掌握了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信息。
也許現在的年輕人輕易就可以知道許多人成功的經驗,而他們都將是你未來的競爭對手。這些事情在告訴我們:必須掌握時間,立即行動!能夠超越你競爭對手的關鍵,能夠幫助你達到目標的關鍵,能夠幫助你占領市場的關鍵,能夠幫助你成功致富的關鍵,隻有一個,快速行動。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拖延,失敗者的最大弱點是猶豫不決,這些人天天在考慮、在分析、在判斷,遲遲下不了決心,總是優柔寡斷。好不容易做了決定之後,又時常更改,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終於決定要實施了,他們第一件事就是拖延,不行動,告訴自己:“明天再說”、“以後再說”、“下次再做”。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成功呢?
因為行動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改變我的命運,改變大家的命運,改變整個世界的命運。所以我們隻能用行動去改變一切不良的現狀。但我們心裏還必須清醒地知道,當我們試圖改變的時候,別人也在試圖改變。這樣,我們隻能選擇以最快的速度進攻,永遠不忘田徑場上那一幕幕追趕的畫麵。
化零為整,積少成多
我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時間中都有很多零碎時間,不要認為這種零碎時間隻能用來例行公事或辦些不太重要的雜事。最優先的工作也可以在這少許的時間來做。如果你照著“分階段法”去做,把主要工作分為許多小的“立即可做的工作”,你隨時都可以做些費時不多卻重要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的時間因為那些效率低的人的影響而浪費掉了,請記住:這還是你自己的過失,不是別人的過失。
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善於利用零散時間的方法和體會頗值得借鑒。他寫道:
“其時我大約隻有14歲,年幼疏忽,對於卡爾·華爾德先生那天告訴我的一個真理,未加注意,但後來回想起來真是至理名言,以後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