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月 成功始於正確抉擇(2)(1 / 2)

同樣,夢想不是借來的概念,而是職場中人所追求的一種理想狀態。一個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夢想,但如果超越了職場的實際需要和本該所屬的階段,夢想就變成了沒有根基的空想。

行動指南

職場的成功不是口號喊來的,也不是盲目造夢促成的。成功的夢想不能複製。

星期五 成長的驕傲和快樂

記得中國有句老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祝願大家都能以平和、自信、專注和勇敢的態度麵對競爭、擁抱競爭。在競爭中體會成長的驕傲和快樂。

——2006年,鄭李錦芬在接受海外華語電視頻道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成長是有坎坷的,哪會有人沒有磕磕絆絆。一個經典的傳奇故事通常是從挫折與艱辛開始的。

鄭李錦芬要的不是事業的大紅大紫,而是每天的幸福和快樂。這種人生態度可以支撐她的品位,成就她成長中的驕傲和快樂。成長是有階梯的,人生的每一種經曆,都是成長的一個階梯。鄭李錦芬自己經曆了從秘書到總裁的成長階梯。早年在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她都將安利的事業做到了業績第一。無論麵臨何種艱難狀況,她都“不會也不能”放棄市場,用一種堅持的姿勢,完成了自己的美麗蛻變。

行動指南

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不成長。相信自己,用心成長!

第三周 勇於抉擇

星期一 不熟也要做

我自己沒有直銷的經曆。1979年,香港第一家安利店鋪成立,我主要負責籌備新加入的營銷人員的會議。我請人來示範作烹飪,然後自己洗餐具。

——2005年4月,鄭李錦芬接受《新民周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不熟也要做,抉擇是一種勇氣。雖然鄭李錦芬本身沒有做過直銷,甚至一度是直銷的門外漢,但這不妨礙她勇敢地做出抉擇。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對一個行業熟悉,創業成功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好比股市,每天的走勢是大不相同的,而同行業內的不同股票,也有其不同的運動規律所在。如果不弄清這裏麵的關係,貿然進去,可能就會正好遇到行業調整,隻能眼睜睜看著別人的股票不停地漲,而自己的股票就是不動,甚至下跌。

但事物往往是雙麵的,一方麵獲得了穩定,另一方麵也會錯失機會。人人都懂得持盈保泰、適可而止的道理。沒有多少人願意冒風險嚐試新的機會。

與不熟不做相對應的是,不熟也要做,這背後支撐的理論基礎就是勤能補拙、笨鳥先飛。

隻要工夫深,強大的學習力足以快速地彌補差距,找到快速熟悉事物的訣竅。

行動指南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熟與不熟,是相對的;做與不做,是絕對的。用心去做,成功也許就不遠了。

星期二 眼光看得遠一點

適應變化的能力。這是每一個管理團隊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誌。外麵的條件可以很惡劣,但並不能直接導致一個企業的失敗。變則通,通則利。在中國投資,我們的眼光一定要看得遠一點兒,站得高一點兒。

——摘自2008年鄭李錦芬在《經濟觀察報》論壇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從公司成立早期的退貨風波,到遭遇1998年國務院傳銷禁令時的手足無措,再到2003年“非典”肆虐時的脫銷現象,更到2005年中國直銷業立法,安利(中國)實現戰略轉型……安利(中國)17年的曆史幾乎像是在坐過山車,遭遇了多次重大危機,不斷大起大落。

在進入中國市場的這十幾年中,安利一直緊緊跟隨中國的變革步伐,在變革的中國大背景下,作出了一次又一次深思熟慮的戰略抉擇,同時也獲得了智慧與勇氣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