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後記(2 / 2)

經曆了前文提及的梯坎大搬運之後,我在辦公室裏麵擠了大概一個星期,白天上班,晚上把凳子拚在一起,凳子雖然很硬,但依舊可以入睡。接下來的這個月中,找房子,租房子,月底又通過了試用期,最後簽下了工作協議。記得簽合同那天,居然是4月1日,但我在心底對自己說,隻要努力,愚人節也可以過得如同兒童節一樣歡樂。拿著合同上到集團行政總部的18樓,蓋完大紅的單位印章,用工合同終於塵埃落定,暫時站住了腳跟。

忽然間,我覺得相當之委屈,在那幾個月中一直被壓抑著的卑微、不安、沮喪與憤懣,洶湧襲來,於是下到17樓,具體哪個部門忘記了,在女廁所裏麵,我放聲痛哭。

連續哭了近半個小時,把旁邊的女同誌驚醒了,我捏著紙巾,擦著腫脹的眼睛出來,看見她詫異的眼神,慌忙搖著手中的合同佯裝解釋,“這篇文章寫得真感人……”

還好,沒有衝到11樓,在辦公室旁邊的女廁所裏又哭又嚎,被同事看見,“礦”名就更為遠揚了。與前文提及的孤身搬行李箱的豪邁行為相較,女廁所的嚎哭舉動一直被我刻意隱去,幾乎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

但在我心底,永遠懷念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就在那命運不定的三個月內,我每天在辦公室裏麵加班到深夜,站在窗台向外遠眺,長江與嘉陵江交彙處,汽笛聲聲,浪奔不息,想要奮鬥,絕不甘心,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改變命運的豪情油然而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獲得的快樂和充實感,至今讓我甚為懷念。

而我的自信心,也正是在那幾個月之中,默然提升,甚至膨脹到無以複加的地步。這些自信心,支撐我一路前行。別人的冷眼,譏訕的話語,每每遇見挫折,我都用一種最強大的自信心,排山倒海地去抗擊。好比眼睫毛翻向眼睛內部,紮得眼仁疼痛無比,但那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想辦法把眼睫毛理順就成,實在控製不了,就把眼睫毛拔掉,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擋眼睛往外看的強勁動力。

又過了很多年,我在職場中生長,像一棵狗尾巴草一樣,卑微、倔強,但永不服輸。由於職業的關係,我采訪了很多的直銷人,也用文字記錄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點點滴滴。去聽他們的演講,特別是安利人的演講,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習慣,無論我走過哪個城市,每每聽見他們的職場分享,我都會想起那些一個人待在辦公室裏的難眠的深夜。

同樣,由於職業的關係,我走過很多城市,采訪了更多的企業高層管理者,梳理他們職場成長的脈絡時,我的腦海中依然會浮現兩江麗景的那扇臨窗的窗戶,那撲麵而來的江風,那被風掠過,呼啦啦作響的窗簾。百變的城市,不變的安利。眼見那麼多人,狂熱地迷戀這個叫安利的公司,以及推崇一個叫做鄭李錦芬的職業經理人,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覺得我應該記錄點什麼,寫點什麼文字。於是,在一個又一個閑暇的午後,我泡上一杯咖啡,開始寫字。

每每檢索到鄭李錦芬女士的素材,我的心中都有一份親切與一份感動,鄭李錦芬女士由一位小秘書,成長為一個跨國公司的總裁,她的職場畫像不是單薄的,而是立體的,多維的,勵誌卻又感性的。沒有劍拔弩張的殺傷力,更多的是百煉成鋼的堅忍。

竊以為,踩著成功者的腳印,目光深邃,堅定行進,才會行進得更為踏實。

於是,在整理鄭李錦芬女士的職場素材之後,有了這本《鄭李錦芬職場日誌》。

希望她的職場履曆,可以成為上至跨國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如你我的平凡人,想要在職場上有所斬獲的行動指南。

感謝林軍,在和你的溝通之後,我樹立了寫作《中國直銷史》的一個長線計劃;感謝我的姑姑,和你相依為命的那幾個月中,你對我的關懷令我終生難忘;感謝我的先生,你總是不厭其煩地,像打蚊帳裏麵的蚊子一樣,揪出我文稿中的錯別字。

感謝王留全,你雖然不催我的稿子,但總是令我每天都處於為之奮鬥的緊迫感之中;感謝岑峰,你嚴謹的態度和模塊化的寫作技巧,給了我很多啟迪;感謝華夏,你用心地幫我換腦筋,給我尋找觸類旁通的事例;感謝我的表弟,當這本書稿還隻是雛形時,你就已經是第一個熱心負責的讀者了;最後,要深深地感謝,那些和我同時戰鬥,現在還一直戰鬥在直銷行業報道第一線的老同事們,與你們不間斷的交流中,我堅定了研究和觀察直銷行業的信心。

吳垠

2010年7月

書於善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