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重打二十大棍?選”顧協怒氣衝衝地對家人下令。於是,兩名家仆立即上前架起一個身著便服的中年人,走到院子裏,開始用大棍重重地責打他。“哎呀,大人開恩,我以後再也不敢送禮了?選”送禮人疼得眼冒金星,苦苦求饒。是什麼事讓德高望重的當朝忠臣如此氣憤呢?
原來,顧協被梁武帝拜為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負責給皇帝起草詔書命令後,一些人見他可以接近皇上,權重位高,就想拉攏賄賂他,送禮的人絡繹不絕,他都一一嚴辭拒絕了。這天,他從前的一個學生又來了,送給他兩千錢。顧協十分惱火,心想:送禮這股風氣怎麼製止不住呢?芽走了這個又來了那個,看來對他們不能客氣了。於是,他就命令家人將送禮者重打了二十大棍。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給顧協送禮了。
顧協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隨著母親生活在外祖父家裏。顧協年少好學,幼有大誌,參加科舉考試,所作的策論得到主考官的認同和讚賞,上報朝廷,對顧協授予了官職。他有了用武之地以後,勤政為民,一展宏圖,政績非常明顯,屢次升遷,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但是他一直保持清廉儉約的為官原則和生活作風。同朝為官者都有了寬敞的房屋,氣派的馬車,更不用說華衣美食了,而他還是不改以往,即使冬天還是穿著很單薄的衣服,吃得也非常簡單,自從母親過世之後,他更是終身布衣素食。他清介自守,也最看不慣那些投機鑽營的行為,厭惡行賄受賄的人,所以就發生了仗打門生的故事。
修身點撥
麵對屢煞不止的送禮風,顧協采取了“殺一儆百”的方式警告那些行禮人,不要再想這些歪門邪道,專心致誌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緊。
顧協的這一體罰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估計他也考慮到此人為自己的門生,拿他開刀又能達到震懾的效果,又不至於留下怨仇,這一棍棍打下去,既是顧協廉潔奉公的宣言,又是對門生的教科書,也是對善於此道、為此忙得不亦樂乎的人的一種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