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林積還珠不取酬(2 / 2)

張生終於來到了京師太學,連休息都顧不上,就直接到貫學齋詢問。張生在茶坊喝茶,問茶店的小二:“這裏可是有個林上舍?”小二說:“上舍姓林的很多,不知是那個林上舍?”張生說:“貫道齋,名積字善甫。”茶博士馬上恍然說:“這個,是個好人啊。”張生一聽說是個好人,心下又放下二三分。張生說:“上舍多年個遠親,不相見,怕忘了。若來時,煩請指引一下。”正說著,小二就指著從遠處走來的一個人說:“那走來的官人便是了。他在我家寄衫帽的。”張生見了,也不敢貿然造次。林積入茶坊,脫了衫帽。張生方才向前,看著林積,就要跪下行大禮。林積一見不禁慌了手腳,趕忙扶住張生說:“男兒膝下有黃金,這位兄台怎麼毫無緣故就要拜我,這如何擔當得起?”

隻見張生簌簌地淚如雨下,哽咽了說不了話。過了好一會兒,才把這件事一一細說一遍。林積聽完知道可能是失主前來尋珠了,但也不敢大意,就說:“不要慌,失物就在我那裏。我且問你,裏麵有什麼?”張生說:“布囊中有錦囊,錦囊裏有上好東珠百顆。”林積寬心,笑著說:“就是這個了。”當即帶著張生到他住的地方,取物交還。張生一見真的是自己丟失的珠子,感激得不知如何是好,他對林積說:“就是它了,哎呀,真不敢相信,我竟能找回來!要不是兄台,怕是我一家老小隻能潦倒街頭了。我隻要拿回一半,回去可以養家就好了,這樣就已經感戴恩德啊。”林積道:“這是哪裏的話!我要是當真想要你一半,還用沿路粘貼告示,等著你來找。”張生再三不肯都領,情願隻拿一半。林積則是堅持不受。如此數次相推,張生見林積再三再四不接受,更是感戴洪恩不已。就帶走了全部珠子。隻是將其中一半在集市賣了,賣的錢,都捐舍在有名佛寺,給林積建立了生祠供養,以報答還珠之恩。林積後來一舉及第。後人有詩稱讚這件事雲:

林積還珠古未聞,利心不動道心存。

暗施陰德天神助,一舉登科耀姓名。

修身點撥

君子貴胸襟坦蕩,不以小利微益陷他人於慘淡悲苦的境地。這就是所謂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解釋之一吧。作為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標準,君子之心之量,是重要而又難以達到的。

能夠像林積這樣,不但撿到東珠不私藏,還想盡一切辦法交還失主,當真是君子的行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