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易得罪人得罪人是一種剝奪自己生存空間的行為,同時也可能變成一種壞習慣,影響自身的事業,那何不趁早改改?社會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人活在社會上,不管日常生活、上班,還是經營自己的事業,都會和別人產生一種互動關係。換句話說,人是靠彼此互助力得以生存,即便是流落荒島的魯賓遜也都要有一位名叫“星期三”的夥伴,更何況身處這樣一個竟爭激烈、人際往來頻繁的社會裏的我們?因此,“得罪人”是一種剝奪自己生存空間的行為。
我們之所以不能輕易得罪人,至少有以下幾個道理:得罪一個人,就為自己堵住了一條去路。當然,你也許會想,人還不至於得罪了幾個人就無法生存下去吧。但你要知道,世界雖然很大,但有時就是顯得很小,連走在路上都會仇人相見,更何況同行?同行有同行的交往圈子,得罪同行,彼此碰麵的機會更大,那多尷尬!而且多麼不利!本來你可以和他合作獲利,卻因得罪他而失去機會,這多可惜!得罪一個小人,就為自己埋下一顆不定時的炸彈。得罪了君子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家不講話,各幹各的;但要是得罪了小人可沒完沒了。他不采取當麵報複,也要在背後對你造謠中傷,你有理也會變成無理,多不值得!
這裏之所以強調“不輕易”得罪人,當然也是有道理的。當事者不可忍時,當正義公理不能伸張時,還是要有雷霆之怒的,否則就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這種雷霆之怒有時會得罪人,固然有可能為自己堵住一條去路,但也有可能開出更多的康莊大道。除了這一點,還是不得罪人好。
所以,當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時,得不到他人的尊重時,請想想,勿輕易動氣。此外,也切記不要氣焰囂張,盛氣淩人,這種隻有自己而沒有別人的態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我們常不自知。
最重要的一點是,輕易得罪人會變成一種習慣,老是壓不下怒氣,改不了個性,便會說“反正我就是這樣”,那就條條是路,條條不通了。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道。反過來說,多得罪一個人就少一條路!曹丕夾著尾巴做人成大事中國講含蓄,表達一種意思,或者作為一種處世態度,點到為止,不那麼直接。但含蓄也容易過頭,使人虛偽,使陰謀家的陰謀得逞,使好人上當。
曹植、曹丕都是曹操的兒子。曹植人才橫溢,人們敬服,曹操也對他另眼相看,內心暗暗打算把王位傳給曹植。當曹植封侯的時候,曹丕在軍中隻混到郎官,比起曹植,太不起眼了。但曹丕深知含蓄的妙用,一直夾緊尾巴做人。
曹操帶兵出征,曹丕、曹植都在路邊送行。曹植稱頌父王功德,出口成章,引人注目,曹操也大為高興。曹丕則反其道而行,不能出口成章,就裝得很含蓄,假惺惺地哭拜在地上,曹操及他左右的人,都很感動,認為曹植有的隻是華麗的辭藻,隻有曹丕才忠誠厚道,是真實的情感。曹植則不知道夾緊尾巴做人繼續我行我素,不肯用心計、裝模作樣。這樣正中曹丕下懷。曹丕進一步玩弄權術,把爭取做太子的真情掩飾起來。於是王宮中的人及曹操身邊人都為他說話,曹丕終於被立為太子。曹植的日子,從此便一天天難過了。
曹丕得手是利用含蓄而得手最明顯的例子,當然也可說是陰謀詭計,並不值得提倡。而作為曹植這一邊,則完全要引為教訓:還是含蓄一點,夾緊尾巴做人好。
含蓄些,夾緊尾巴做人,現在人也應當如此。
該忘記的要忘記
有一個朋友對我說:“我隻記著別人對我的好處,忘記了別人對我的壞處。”因此,這位朋友受大家的歡迎,擁有很多知交。古人也說:“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忘也。”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千萬不可忘了,反之別人倘若有愧對我們的地方,應該樂於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