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巧解難題“圍魏救趙”之計是拆台不可多得的巧妙手段。圍魏救趙,是《三十六章》當中的第二章。
孫臏不愧為兵聖孫武之後,善出奇計。這圍魏救趙之計就源於他策劃的齊魏桂陵之戰。魏國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趙國深覺危急,向齊國求救。公元前353年,齊國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8萬,援救趙國。一開始,田忌想直接去與魏軍決戰。孫臏卻另有高見:要想解開一個繩結,不能強拉硬扯;要把打架的分開,不能自己也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得避開實力,打其虛處,攻其必救。現在魏國的精銳部隊在打趙國,國內空虛,我們應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這樣,魏軍定會回師自救。
田忌采納了孫臏的謀略。魏軍聽到了齊國攻打其都城的消息,急忙回救。齊軍在桂陵一帶埋伏好,打了遠道退來的魏軍一個措手不及,救了趙國。
我有一同學,姓姚,深通圍魏救趙之計。他老婆被一姓蔡的小經理追得挺緊,老婆在巧妙周旋著,還沒投降。他怕夫人萬一頂不住了,防線一破,問題就大了。怎麼辦呢?總不能拿著刀子去和蔡拚命吧。他想到了蔡的老婆。他與她本來就認識,於是就變著法子與她增加聯係。她在一家琴行工作,會調琴。他家有架鋼琴,就請她來調。這調琴可是個功夫活,一時半會調不完,調著琴到了吃飯的時候,他早已把飯準備好,陪她小酌幾杯。她微帶酒意,臉紅紅的,拿著他送的小禮品回家了。自此,往來增多,友誼加深。姚知道,蔡愛自己的老婆和家庭,追他的妻子,是搞“第二職業”,想發展個小情婦。於是,姚在與蔡夫人交往中,並不告訴她丈夫在追自己的妻子,他不想破壞蔡家的和睦。蔡發現了姚與自己老婆的友好往來,他怕姚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忙退兵自衛。蔡心想:不能光想種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這一問題,沒用武力,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了。這得益於圍魏救趙的智謀。
再說一個笑話《竅門》:“你是用什麼辦法把丈夫整夜不歸的習慣改過來的?”“有一天晚上,他很晚才回來。於是我大聲喊道,‘是約翰嗎?’——而我的丈夫,你是知道的,他叫傑克。”
有家室的男人在外拈花惹草,通常是自忖“後方築固”,才會有“錦上添花”的雅興。你讓他後院起火,來個“圍魏救趙”,正是拆掉了他的台子。拆台用於自保圍魏救趙之計莫屬。
下麵再舉一個絕妙之例。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率領大軍與匈奴交戰。劉邦求勝心切,帶領騎兵追擊敵軍,把大隊人馬丟在後麵,不料剛剛追到平城,便中了匈奴的埋伏,劉邦被迫困守白登山,然而,後續部隊已經被匈奴軍隊分頭阻擋在各要路口,無法前來解圍,形勢十分危急。到了第四天,被圍困的漢軍糧草越來越少。傷亡的將士不斷增加,劉邦君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跟隨劉邦的謀士陳平無時不在苦思冥想著突圍之計。這天,他正在山上觀察敵營的動靜,看見山下敵軍中有一男一女指揮著匈奴兵。一打聽才知道,這一男一女是匈奴王冒頓單於和他的夫人閼氏。
他靈機一動,從閼氏身上想出一條計策,回去和劉邦一說,馬上得到了允許。
陳平派一名使者,帶著金銀珠寶和一幅圖畫秘密地去見閼氏。使者送上厚禮又獻上一幅圖畫。上麵畫的是一位嬌美無比的美女。使者聲稱是獻給匈奴王的中原美女。閼氏於是規勸匈奴王說,即使奪得漢地也不宜久居,再說兩個君主也不能互相敵對。
匈奴王經過反複考慮,終於同意了夫人的意見。後來,雙方的代表經過多次談判,達成了停戰協議。
女人的威力往往在出其不意的地方顯示出來。大將軍在人前八麵威風,可是回到家裏還是要聽老婆的。男人之所以要聽老婆的話,並沒有什麼原則可言,隻是怕她吃醋,怕她嘮叨,怕她撒潑,一句話,怕她讓自己在人前人後丟麵子。於是,拿男人的老婆“開刀”,叫他“後院起火”,是一種很陰損很惡毒,也很高明的。
利用女人,“扯其後腿,拆其後台”這一術的妙用,在於聽之無聲,視之無形,無窮如天地,難知如陰陽。施用暗往明來,陰差陽遣的手段,使對方墮於其中而不覺。
司馬相如卓文君圍魏救趙得錢財
漢代的大辭賦家司馬相如,出川漫遊,一篇《子虛上林賦》博得了海內文名。博雅之士,無不以結識司馬相如為榮。但司馬相如放任不羈,不拘禮教,又不治生業。一派浪蕩公子相。這一年,司馬相如外遊歸川,回成都的路上,路過臨邛。臨邛縣令久仰司馬相如之名,恭請至縣衙。此事驚動了當地富豪卓王孫。卓王孫也想結識一下司馬相如,以附庸風雅。但他仍擺脫不了商人的庸俗,故而實為請馬相如,但名義上卻是請縣令王吉,讓司馬相如作陪。司馬相如本來看不起這班無才暴富之人,所以壓根沒準備去陪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