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創富篇(1)(3 / 3)

誰都希望顧客越來越多。但如何增加顧客呢?其中的秘訣就是盡量重視每一位進門的客人,努力使每一位顧客買過你的東西就不再想要到別家去。

東西又好又便宜,店員和藹可親,那麼你的顧客隻要進門一次便永遠成為你的主顧。你的主顧又替你拉主顧,如是一拉十、十拉百,你的生意就興隆了。這叫做“口不予改動”。小生意的本錢有限,利潤也很薄,不可能在電視上或報紙上做廣告,“口碑”就是小生意的廣告。

經營中先義而後利

商人是天生的平等派,商人交往遵循的是自願、平等原則,孔子思想中最偉大的成就,就是他對“人”的發現和關於“人”的理論的創立,他提出“以人為本”和“泛愛眾”的主張,就是要貴族階級把被統治階級的奴隸當人看待,承認對方是人而不是牲畜,這在人格上便是人與人的平等,這就是孔子的仁曆史社會意義,也可以說是孔子的平等自由的新人類觀,它為古今商業交往奠定了一條基本的倫理規則。

商戰重在功利。在商業經營中強調物質利益和物質刺激。應該說,各種物質利益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人們行為的出發點和動力所在。但是,人的欲望決不隻是物質的,還應有非富多彩的精神追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片麵強調物質利益和物質刺激,就會誤入歧途,使人一發向錢看。同時,人的物質需求欲望的無節製的增長,往往會遠遠地超過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如果過分地刺激人的物質欲望,就會激化社會矛盾,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孔子的商戰倫理,既承認表示個人物欲的“利”,又強調代表利公利他精神的“義”,主張義利的統一,提倡“利以義製”“先義而後利”,從而為商業的正常運行提供一種道義的協調力量。

鬆下先生在日記中寫道:據說學圍棋的人,大約下過一萬次棋便可擁有初段的實力。我認為培養純潔之心的情形亦然。首先,早晚要著意於培養純潔之心,並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是否有不好的態度。這樣持續一年、兩年,做一萬次,亦即經過了三十年以後,即可達到純潔初段的程度,到達純潔初段時,才能算是擁有正常人的心態。這時,所有的判斷和行動大致不會有什麼差錯了。

鬆下先生在另一則日記中說:我認為成功的經營者和失敗的經營者之間最大的分野,在於究竟能做到幾分大公無私,以無利之心觀察事物。以私心,也就是以私人的欲望經營的人,必定失敗。能戰勝私欲的經營者,才能促使事業興盛繁榮。

一切以公利為出發點,不為私欲所蔽。換言之,需有一顆正直的心。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不受私欲誘惑,以純正之心觀察事物,而且經常審視自己,告誡自己。見義忘利者,人財兩空貪欲是萬惡之源。世間其它一切罪過,都隻不過是貪欲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表現。人們貪求的庸俗目標無非金錢、虛榮與奢華。金錢的貪求,促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享樂與虛名的貪求,更能使人陷入極端無恥,甚至不可救藥的地步。隻有追求理想與真理,才能得到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每個人都想得到利益,而且越多越好。這是人們共同的心理。看到別人賺錢,自己也想發財,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又不能貪心不足。人過於貪婪,則會被他人利用。

國君過於貪婪,那麼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官員過於貪婪,那麼政治的前途也會丟失;商人過於貪婪,那麼商場上他會敗下陣來。人由於貪欲不止,往往見利而不見害,結果是利也沒有得到,害反而先來臨了。

管誌誠有40年工齡,36年黨齡,可是他的資格不過是他的本錢,而且資格越老,犯下的財迷、色迷的病也就越深。管誌誠本是首鋼礦山公司的采礦工,靠勤勞肯幹、要求進步一步一步地爬上了北京鋼鐵公司的黨委書記的職位,前後共收索賄賂140多萬,貪汙公款八萬多及港元兩萬,成了一個標準的蛀蟲。他能這麼發財的手段卻最簡單不過了,給人批條子,別人就要拿錢來換,換多少,就要看這位管領導的情緒和口味了。中國的鋼材產量少,而需求量大,你要搞經濟建設,不用鋼材行嗎?搭個雞窩還要用硬料呢。可是靠國家計劃下撥,撥到猴年馬月?撥下來的鋼材還不夠,何況中間還要搞車皮,跑運輸。管誌誠這樣的人可以坐在山上等人送錢,那些辦工廠的,特別是“後娘養”的鄉辦廠,不送錢開後門,應該連鋼材屑子都求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