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知而無畏(2 / 2)

15這個轉化過程的成功實現需要充足的動力燃料,而燃料的物質形式就是食物。一個人要想思考,必須先要吃東西。由此可以得知,精神的行為,例如思維過程,不借助一定的物質手段的話,就不可能轉化為幸福和快樂的源泉。

16所以,電力轉化成動能,需要先借助一些能量創造出電能;植物要想茁壯成長,先要從從陽光中獲得能量;人要思考,也需要宇宙精神提供能量——事物。

17你已經清楚地了解到,思想一直都在永不停息地形成於客觀世界中,不斷地尋找表達的出口。或許你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但不要無視這個事實——強大的、積極的、頗有建設性的思想會令你的健康狀態、事業狀態、生活狀態都處於一個較高水平;而那些弱小的、消極的、破壞性的思1想隻會給你帶來緊張、不安、恐懼等類似的情緒,讓你的生活陷入困頓、外部環境產生不和諧。

18一切財富都是力量產生出來的。財富要想變得有價值,必須被賦予力量;事件要想變得有意義,必須能影響到力量。總而言之,萬事萬物,都是一定形態和程度的力量的表達。

19因果循環法則無一例外地體現在蒸汽、電力、重力、化學力等原理中。運用這些原理,人們能夠勇敢地製定並執行一個又一個的計劃。自然法則統治整個自然界。精神能量,也稱心理能量,與自然物質的能量同時存在於自然界中。

20我們從小到大讀過的小學、中學及大學,實質上都是精神能量的發電站,開發了我們的心靈潛力。除此之外,一無所值。

21我們知道,人類已經發掘出來很多原材料,並把它們轉化成了讓人生活舒適的能量。工廠裏的笨重而龐大的機器能夠運轉就是因為有發電廠提供給它們這些能量。精神發電廠也是一樣,它也需要找一些原材料並對其開發培育,最終把它們轉化成遠遠超出自然力的能量,這種力量比自然力更加神奇、偉大。

22是什麼原材料才是精神發電廠所需要的呢?究竟什麼材料才能最終轉化為比自然力還要神奇偉大的能量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這種原材料,它的靜態形式是精神,動態形式是思想。

23這種力量異常強大。由於它存在於一個更高的層麵上,所以人類借助它的力量就能開發和利用自然界的法則,戰勝重力原則,取代人類的辛苦勞作。

24思想充滿著生命的活力,正在發展之中。看看思想在上半個世紀創造的奇跡,我們就毋庸置疑它也會在下個世紀創造同樣輝煌甚至超過現有的成就。

25萬物之源,無比廣大。科學認為,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186000英裏。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呢?宇宙中的某些星球上的光線經過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光的傳播形式是光波,光線隻能靠連續的以太(能媒)到達地球。因此,我們說萬物之源——以太(能媒)是普遍存在的。(注:現代科學認為,光的傳播是不需要媒介的,所以,作為光媒的“以太”是不存在的。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也許未來的新的發現又會重新認識過去,發現一種隱藏的能量或物質來支持“以太”理論。)26但是,怎麼體現在形式上呢?舉一個電學的知識來說明一下。電池有正極和負極,如果把這兩極連接起來電流就會通過,產生電能。同理而言,所有兩極都是這樣的。因此,改變事物的兩極,就能改變客觀環境的表現形式。這就是因果循環法則。

27你本周的作業是,集中意念。我們每天都要進食以便提供給身體所需的營養。在精神方麵,我們同樣需要為它提供源源不斷的食糧。每天抽出短短幾分鍾的時間來做這樣的練習:全神貫注地沉浸在你的思想所能1觸及的客體中,不要受外界的影響。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28我們要意識到:所有事物的表象都不是真實的,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地球不是方的而是圓的,不是靜止的而是運動的;太陽不是圍著地球轉,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星星的光芒不是微弱的而是強烈的;物質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永恒變化的。

29目前人類所知的宇宙原理還很有限,但要堅信我們會找到越來越多宇宙精神的運行原理,在這些原理的幫助下,所有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都會因此變得更好。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靜默的思想,終究是人類生活中最強大的手段。”

——錢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