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貫徹共存共榮原則(1)(3 / 3)

有許多公司、商店,因能為供應商著想而成功。哪家商店如果肯替供應商著想,自然生意也會成功。如果你能為供應商設想,那麼對方就會想到:“既然能為我們著想,我也應該以便宜的價錢供應好的商品。”這是人之常情。他覺得,惟有跟供應商彼此之間建立一種微妙人情的信賴關係,才能使“利在其源”這句名言,真正有它的意義。

你的公司是我的

你的公司,就是我的。

——鬆下幸之助

把經銷商的專櫃,看成是自己的店鋪,雙方的合作就會更積極,更具實質效益。

一次,擁有1700家大連鎖店的美國副董事長,造訪鬆下公司,希望批購鬆下公司的產品。他帶來幻燈片簡報,以介紹他們公司的盛大規模和經營情形。看了約100張幻燈片後,鬆下幸之助覺得他們的照相技巧和說明都很成功。幻燈片放映約30分鍾結束後,鬆下幸之助很受感動,因為他們是來批購鬆下的產品,而不是來推銷他們的商品,但卻準備了一係列的幻燈片,向他們鄭重地介紹連鎖店擁有怎樣的設備,服務顧客的態度怎樣的好,其介紹說明,都非常適切得體,令人一看就明白他們充實的經營內容。鬆下覺得,既然他們以如此豪華的專櫃來銷售我們的製品,我們就不能隻以代銷的狹隘想法來看待他們。於是,鬆下就向對方的副董事長提議:“副董事長先生,本人很高興與貴公司之交易成立,從今天起,就等於我們在美國各地新開張了1700家豪華商店一樣。從剛才幻燈片中所觀賞到的那些豪華氣派的店鋪,以後我們將要把它當作是自己經營的一樣,而且有優秀的經營者——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以及有才能的幹部,更有訓練有素成千上萬的從業員工在服務,這些我們也認作是我們自己公司的優秀職員了。總而言之,我很放心地將優秀的產品交給你們了。”

像這種認定“你的公司,就是我的”的作風與想法,不僅可用於生意方麵,在社會各層麵亦可以適用。

今天的社會,人們或多或少,對所擁有的東西,都視為個人所有。假如站在更高遠更寬廣的角度看,或許每一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亦不過是為了社會共同生活之方便而暫時擁有罷了。

本來社會上所存在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了社會共同的目的而存在的,或者是為了社會上每一個人之共同利益而存在的,所以以此來理解“你的公司就是我的”的想法便沒有錯了。相反的,“我的公司亦是你的公司”的想法,卻可以說得通。如果社會上所有人,都同樣具有這種想法的話,那麼便可互相策勵、和諧,共同創造繁榮的社會,那麼戰爭或者貧窮,也就可以消除於無形了。

用誠摯的情感打動人

這些產品並非自己一個人製造的,因此我實在不能減價。

——鬆下幸之助

鬆下幸之助創業時,企業規模很小。就是白天製作的東西,晚上也要拿去賣,根本不存在製造、銷售等等的部門。製造出來的東西,也都經自己拿出去賣給批發商。

當批發商說“便宜一點吧”,鬆下的腦海一下子就會出現與他一起工作的年輕員工的影子。那是50年前的事,每月隻有1日和15日是假日,大家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工作,大家都汗流浹背埋頭苦幹。

鬆下覺得,這些產品並非自己一個人製造的,而是由十幾名員工汗水換來的。雖說僅僅兩分錢,如果按我一個人的意思降價,我就對不起那些跟我一起工作的夥伴。所以鬆下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