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鬆下認為,經營者還應該要求自己的部屬和員工也有獨立心。他認為,倘若大家都不是獨立自主的人,集合在一起也不過是一群互相依賴的烏合之眾。因此,領導者不僅要自己養成獨立自主的精神,同時也要指導別人去培養。因為如果隻有領導者有這種性格,而他的部屬卻事事要依賴領導者,那就根本談不上進步和發展了。
職位辛勞成正比
職位越高,工作越苦,職位和辛勞是成正比的。
——鬆下幸之助
薪資與業績成正比,職位與辛勞也是成正比的。處在高位的經營者,不但要忍受倍於他人的辛苦勞頓,而且還要有解決苦差事的信心和準備。經營者成功的素質很多,辛苦勞頓是必備的一條。
平日裏,說某某高職者“日理萬機”、“百忙之中”的話,是聽慣了的。其實,不獨政界如此,商界的情形,恐有過之而無不及。鬆下幸之助說,職位越高,工作越苦,職位和辛勞是成正比的。
經營的草創時期自不必說。鬆下自主經營的初期,除了幫忙的兩個朋友之外,就是自己、妻子和內弟,所以從加工廠所、原料、製作、銷售,這一係列的事情,都要他親自來做。及至後來的生產插座、燈頭,也都是如此。在最困難的時候,鬆下本來不怎麼樣的身體染病,醫生要他停止工作療養,可是鬆下卻想,與其坐下來餓死,還不如累死,都是死,反倒是忙碌辛勞些更有意思。就這樣,他一直堅持工作,而病魔居然被他鬥敗了。
那麼,經營者的辛勞,應該到什麼樣的地步才算夠格呢?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的答案,可能要讓許多人震驚。有一次,鬆下說,累得便血,才算夠格的經營者。他這樣說,也這樣以此問題詢及別人,他也真有過這樣的體驗。曆史上的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也就是鬆下的這種情形吧?
當然,也有極其輕閑的經營者。比如某家族集團的繼承人,他一生下來就身價億萬,及長而繼承,自己做個董事局的主席,具體事情都委諸總經理們去辦。這樣的經營者,當然輕閑。不過,在鬆下的眼裏,他們是不夠格的經營者。
關於經營者含辛茹苦的必要和意義,鬆下有他的經驗之談:
“一個上下班的職員,他有一定的工作和休息時間。但不管公司行號的大小,身為老板或高級幹部,別人都在休假,自己可不能休假。即便身體得到休息,腦子卻要一刻不停地思索關於經營的事情。
“如果說這是一種束縛,這確實是束縛;要說這樣很累,也確實很累。但是領導著幾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公司,員工的生活都在自己雙肩上擔負著,對於如此的重任怎能掉以輕心呢?
“也正因如此,經營者才能感受到生存的價值,生活也才有趣味,在逆境中也才會有轉機。如果能感受到這些的話,就不會覺得責任是一種束縛,也不會對繁忙的工作感到倦怠。這些觀念,就如同能促進血液循環一樣,可以使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忘卻疲勞。”
不是隻追求利益
滿腦子都是生意經,一味追求利潤的人是無法將生意做大的。
——鬆下幸之助
若幹年前,鬆下意外地收到一封從北海道的劄幌寄來的信,內容大致如下:“我是一位眼鏡商人,前幾天,在雜誌上看到了您的照片,因為您所配戴的眼鏡不大適合您的臉形,希望我能為您服務,替您裝配一副好眼鏡。”
鬆下覺得這隻是位熱心的眼鏡商人,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隨便地寄了一張感謝函給他。後來,有一次他到北海道演講,沒想到的是他剛演講完,那位曾寄信給他的眼鏡商人立刻要求與他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