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述:雲南光複紀要(7)(1 / 3)

老君營者,距永城十餘裏,土匪盤踞其地,奸淫擄掠,大為民害。先是據探報後,鴻祥即命第三營長王秉鈞率隊往攻。我軍初至,路徑歧難辨認,覓向導,始引至其處,聞炮聲轟然,知為匪巢,乃分兵由兩路進,一取大路以搗其前,一取小路以攻其後。該匪隻防備大路,小路不為備,以曲徑險僻,他人無知者。及我軍進村前後夾擊,匪出不意,大驚失措。未及一小時,生擒七十餘名。村外匪欲逃,又為我軍自大路來者擊斃六七十名,僅漏網十餘名,奪獲槍械刀叉甚夥,搜出婦女十餘人,老君營平。

善後之布置

藍榮卿諸匪獲後,鴻祥集永城官紳及鹽局委員會訊得實,官紳及旁聽人指攻老君營所擒各匪尤力,遂一一正法。婦女各交家屬認領。川中土匪棒客,以搶掠婦女為目的,無良地方官以懲治之,大軍去後,故態複萌,人民難安枕矣。因出示先警戒之,並留彭文治率兵兩中隊駐永,以資保衛。

進兵瀘州之概要

永寧之事大定,將赴瀘州。瀘政府以川城無宿營地,照會滇軍,請取道江安,先援成都,以尼其至瀘。蓋其政府多以哥老會組織,恐受虐之民訴於我軍,至幹涉其苛暴也。滇軍赴援成都,瀘為必經之道,因以理譬喻之,多方交涉,並將詳情電告滇都督府,遂率隊於一月十六日入瀘。

納溪土匪之滋擾及搜捕

納溪土匪肆行搶劫,適城內運到鹽五百餘引,愈垂涎思逞,瀘政府未遑顧。鴻祥中道應納溪官紳之請,命王秉鈞率兵兩隊駐紮納城,以資鎮懾,並隨時搜捕土匪。而第一梯團長謝汝翼適派副官李德厚由敘率騎兵來迎,抵瀘城後,瀘人見滇軍紀律森嚴,始知非抱侵略主義,嫌疑略釋。

滇軍駐瀘,土匪漸斂跡,乃分兵解合江之圍,及招撫古樓山民團。鴻祥複親赴富順、自流井籌議北伐,歸並渝、瀘政府,皆於瀘城定議。胡景伊(後為川民政長)亦至瀘。語見後篇。

時二月十五夜,瀘東城外之六河街大火,延燒二千餘家。滇軍派人四麵防護彈壓,居民謂非滇軍保護,受害當更烈雲。瀘城人民上書籲留,並條陳瀘州治匪情形者甚多,鴻祥均以溫詞答之,並迭次以順逆禍福布告曉諭,民間感情甚愛戴矣。故第二梯團軍之設施,皆以瀘為總彙。

(第十六節)合江解圍之詳情

合江城池之受圍

合江居瀘州下,與黔之仁懷廳接界。假同誌會匪數百人,占地近五十裏,圍縣城將兩月,蹂躪不堪。本處營守尚虛與周旋,不能敵也。城中存鹽款三十餘萬兩,假同誌會必欲得而甘心,故攻擊極烈。城內尚多防營,縣司令得兵士心,堅守以待外援。匪又於城外拉生搶掠,慘狀不一而足。鴻祥命步隊第二營長馬為麟領所部進攻,以黃毓英協同攻擊,同解合江之圍。

攻擊之實施

元年一月十八日,即陰曆十一月三十日,馬為麟步隊至興隆場外七八裏,與匪遇。匪據土坡後,頗得地勢,旗幟極多,槍彈雨集,炮彈繼之,洶湧如潮,向我軍殊死鬥。乃令機關槍開放數分鍾轟擊之,匪知勢不敵,四散奔潰,始下停放令。計擊斃匪徒一千餘人,奪獲槍械千餘件,我軍遂獲全勝,軍士無一受傷者。此役,以數百新到之師,戰數千久踞之匪,隻數小時而城圍解。論者謂用兵之精,古未嚐有也,餘匪投誠,合江平。

巡防川軍之舉動

合江圍解,滇軍駐紮城外。一月二十三日,突有川軍司令黃方率隊由水路入城,人民驚惶。明日,天甫明,巡防軍大掠城中,背負包裹箱籠而行,民間皆言軍隊搶劫,不辨為川為滇也。為麟、毓英探知,立派兵彈壓,複請黃約束。黃置不理,向詢亦不晤,因派隊追至河邊,代民間呼索贓物。巡防軍開槍轟擊滇軍,傷數人,滇軍迫於自衛,回槍拒之,遂斃百餘人,生擒數十人,黃方亦死軍中。始將所棄槍械箱籠各件收回城中懸掛,認領訖,槍械交其司令收存,合城歡慶。而巡防營逃回之兵,任意捏誣,川軍之惡感,遂日深一日矣。

(第十七節)兩梯團合並瀘渝政府及成渝政府之關係

成都軍政府成立後,各郡邑尚軍府分立,即瀘、渝亦政令各出,不能相謀,事難統一。時瀘都督劉朝望向各界辭職,意甚決。成都軍府派但怒剛至瀘為司令,胡景伊亦至,商合並策。景伊欲先謀北伐,再並渝、瀘。鴻祥、汝翼主張瀘、渝合並,川中統一,然後會師北伐,方無後路虞,後卒如其議。旋又舉張培爵為四川副都督,渝成將合並,四川遂漸統一。

(第十八節)界牌之防禦及尋釁之解決

客軍入境,感情難洽,不獨川軍對於滇軍然也。而川軍自黃方縱掠擊斃後,疑議愈滋。二月二十日,探報蜀都督尹昌衡領兵出發,彈藥甚多。先是資州、陽縣軍隊絡繹不絕,榮縣亦有一混成協應之活動,前後共稱六十餘營,將以自流井為集中地,威嚇滇軍撤回。鴻祥先抵富順,應胡景伊資州協議北伐之約;聞報,調駐瀘軍隊及子彈三分之一赴自流井防禦。謝汝翼亦馳赴自流井,偵察軍情。川軍前隊之抵界牌者,向牌外衛兵猛攻。鴻祥與昌衡,留日本同學也。劉存厚亦因事在成都,乃致書與兩人,重申滇軍入川宗旨,語意謙讓,大義迥然。而渝都督張培爵力電調停,滇都督屢以和平解決為囑,界牌釁端遂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