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以滇省新政之障礙,洋涸為巨,特設禁煙巡視員,亦令分區確查,以實狀列表報告。合內地及土司地,分其區域為二十八區,區各派專員以往。而視學員隨亦分道遣出,且予以直接更換地方學務員之權,令從速恢複各學校秩序。縮小其視察區域,分全省為十區,每區不逾十屬,務使察之周詳。諸委員既先後以地方情形報告政府,政府乃進謀全省建設之統一,思所以示軌轍於省外者,仍自調查省內各機關始。都督蔡鍔先飭各部、司、局,舉現行官製規則章程之詳略不一致者具以報。擬定關於官製應調查之件,約分十一目:一曰名稱及駐紮所在;二曰所掌事項;三曰本機關之組織;四曰所設員役暨其名稱;五曰各員俸給之數;六曰各員之職務;七曰職員係統;八曰職員階級;九曰所承本管官廳暨所承各主管官廳;十曰所管各分機關;十一曰關於官製各事宜。
胥逐目詳列之,以資整理章程之考鏡。又編訂中央會議大綱,凡二十三條:一、國民;二、國體及政體;三、國權之集中及憲政之次序;四、擴張國防區域;五、縮小行政區域;六、國旗;七、紀元;八、中央政府所在地;九、立法、行政、司法機關之組織;十、全國財政之統一;十一、全國軍政之統一;十二、全國外交之統一;十三、全國教育之統一及教育宗旨;十四、全國交通之統一;十五、實業;十六、民政;十七、各種暫行法律;十八、官製;十九、各種文書之程式;二十、服製;二十一、禮製;二十二、大統領之任期及權限;二十三、臨時大總統選舉法。發布之在滇各界團體及素有研究之士,令各抒所見,籌備辦法彙呈,以交付赴鄂代表。一方麵即借之征求輿論,改良本省之設置。複令各項行政主管官員,就滇省民情、財力、權事之緩急輕重,按期籌備,編製五年政事綱要,交臨時省議會議決而公布之,以為進行之準則。至是,滇中自都督以下,各項行政官及公務員之已有改革經驗者,莫不悉心擘劃,集思廣益,舉應亟改良之要道,條陳於政府,期由臨時建設,而使進於穩固劃一之建設,則所以統籌全省者又進一步矣。
由是更推而謀及全局,以為鞏固一省建設之地。一方麵建議中央,以謀全國者謀自省,一方麵創舉要務,以實施印證其計劃。當南京臨時政府初立,鍔即致電孫大總統暨黎副總統、各省都督,請集群策群力,一致進行。曆陳三義:一謂中央政府新成,締造經營,當從破除省界入手;二謂肇造之初,萬端待理,隻宜惟賢是任,不宜過存黨見;三謂法令務因乎習慣,新舊遞嬗之交,目光固宜高遠,而手法不妨平近。又電陳用人、財政、軍事三大綱:謂用人宜統一事權,今各省軍府分立,組織機關互有不同,宜由中央參酌各省現行製度,擬具大綱,頒布通行,以歸一律。斯於將來地方製度,始不致多窒礙。財政宜將各省歲入悉報中央,由中央視各省緩急情形,量為分配,庶可得酌盈劑虛之益,不致以一部分而妨害全局。軍事宜由陸軍部體察各省情形,酌定應編師數,通令汰弱留強,勤加訓練。已成之師,悉聽中央調遣,庶全國軍隊聯為一氣,可以互相策應。
是皆所以謀全局建設之統一者。又當南北議和時,致電孫、袁、黎及各省都督,謂宜建都燕京,可以控製中外,統一南北。又雲中國有必為共和之時機,項城自有被舉總統之資望。及南北統一,又續電兩京、各省,早定建都大計,請袁公於用人行政,破除畛域,痛掃弊風。北京臨時政府既成立,又電袁大總統:政體確定共和,請中央訂定選舉章程,早日頒布。並曆陳現時改革計劃,縮小軍備,裁綠防各營,專注充裕軍實,儲養將校。暫不擴張海軍,嚴核外交浪費,省司法籌備費,改外官製,使歸一律。核減公務員薪俸,注重教育、實業、內務之整頓。總之,宜取支出節縮主義,持此以為建設之大本,使事實與理想常相應,而民易奉行。適於本省者,亦適於全國,中央政府多采行之。滇省一部分之建設,遂確有標準,由之按弦赴節以進焉。
是時各省暫行製度,尚紛歧不一,滇自省垣以及各地,則既政令大同,滿製早已脫棄,陽曆早已通行,一切公文程式、衙署分科辦事章程、暫行刑律、征收錢糧稅捐及訟費規則,悉依新製,地方自治規模粗具,各屬巡警區域規劃已定。而自治、學校、教育分會並商務分會、農務分會等之設置,多與中央通令不謀而合。其餘凡屬於全國統一之製,令下無不切實奉行之。政府複注重於滇省特別最急之計劃,於興利、交通、邊防各要和,提前經營之最力。先於迤東創設礦務股份有限公司,以興實業,於迤南整頓錫務;於迤西改良鹽政,新設督煎督銷總辦,並開滇鹽濟黔之例,以浚利源。複推廣富滇銀行,於蒙自、昭通等處設立分銀行,使金融不陷於恐慌。繼乃謀交通機關之增置,籌設五路電線:一由滇至昭通;一由昭通至敘府;一由東川經會理至寧遠;一由思茅至順寧;一由麗江經中甸至巴塘;凡五千二百餘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