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性格的科學(15)(2 / 2)

除了與母親的關係之外,在教育中還存在著許多其他因素,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充滿快樂的幼兒園生活能使兒童順利發現融入世界的方法。假如我們沒有忘記,在生命一開始的那些歲月裏,大部分兒童都不得不麵對各種各樣的困難,並與種種難以克服的障礙進行鬥爭,然而能使自己與世界相協調一致的兒童少之又少,能找到一個幸福快樂居所的兒童同樣也少得可憐,如此一來,人們就不難理解,對兒童來講,早期的記憶和印象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這些對兒童未來的成長曆程也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再進一步研究就會知道,有許多兒童剛一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就體弱多病,他們所體驗到的大部分都是痛苦和悲傷,此外,有許多兒童沒有進入能夠給他們提供幸福的幼兒園,那麼,我們就能更加準確地理解,為什麼大部分的兒童長大成人後並不能成為生活和社會的朋友,同時也不會具有真正的在人類共同體中如鮮花一般盛開和發展起來的社會感。而且,我們必須對教育中特別重要的錯誤提起高度注意。過於嚴厲的權威性教育可能會扼殺兒童在生活中可能獲得的所有歡樂,同樣地,如果教育為兒童掃清了道路上會遇到的所有障礙、使兒童變成在溫室中成長的弱不禁風的花朵,或者說在事前為兒童做好了一切安排,那麼當他長大成人之後,他就不可能在離開家庭溫暖氣氛的嚴寒和酷暑的環境中很好地生活。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們的社會和文明中,家庭教育的意義在於發展起那些我們所渴望的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同誌式的同伴,但遺憾的是這一作用沒有得到有效地發揮。對於個體來說,這種教育所培養出的隻是太多虛榮的野心和個人無窮無盡的欲望。

那麼,存不存在能夠補償兒童發展中的錯誤,並使兒童發展條件得到改善的可能性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這就是學校。然而,細致的研究表明,在目前這種情形下,學校也不適於完全承擔這項任務。如今,沒有哪個教師願意承認,他可以識別兒童身上的人性錯誤,並可以在目前的教學條件下對這些錯誤給予糾正。他的任務隻是照本宣科,教授給兒童一定的課程,從來沒有關心過兒童身上人性要素的發展。事實上,在學校中有太多的兒童變得不如從前了。

難道就不存在其他的方法可以消除家庭教育的缺陷、糾正家庭教育的錯誤嗎?有人或許會建議說,生活本身就可以提供這種方法。然而,生活也具有它特殊的局限性。生活本身並不能塑造一個人,雖然它有時看起來可以做到。人所固有的虛榮和野心將使這一點不可能得到實現。無論一個人犯了多少錯誤,他都隻會責備其他的人,或是認為在他當時的處境下,錯誤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可以看到,沒有什麼人會硬用自己的頭顱和生活碰撞,也沒有什麼已經承認錯誤的人會將這些錯誤完全拋到九霄雲外。在前一章裏我們對經驗誤用的討論就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

生活本身不能使人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從心理學上來看,這是不難理解的,因為與生活相關的都是人類已經完成的產品,而此時那些擁有自己清晰目標的人類,都在為追求權力而不懈地努力。恰恰相反,生活是所有教師中最糟糕的那一位。生活不會為我們設想,生活不會向我們發出警示,生活不會對我們進行教導,它隻是簡單地、無情地排斥我們,並讓我們走向毀滅。

我們隻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唯一能夠使人類發生改變的機構還是學校!學校還存在使這種改變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如果它的職能沒有被誤用的話。到目前為止,學校的情形一直都是這樣的:將學校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個體會把學校變為滿足個人虛榮和野心的手段。當前,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叫囂,應該在學校中重新恢複舊式的權威。然而舊式的權威有沒有在學校中造成過什麼好的結果呢?一種已經總是被認為是有害的權威怎麼會頃刻之間就變成富有價值的東西了呢?當我們親眼看到家庭中的權威曾經導致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普遍的反抗的時候,學校中的權威又會具有什麼樣的好處呢?任何不是依靠自身的內在價值而必須通過強製手段來獲得認可的權威絕對不是真正的權威。太多的兒童來到學校都會有這樣一種看法:教師隻不過是國家的雇員罷了。把一種權威強加在兒童頭上而不會造成心理發展上的不幸後果是不可能做到的。權威不能僅靠強力加以維持,它必須建立在社會感的基礎之上。對任何一個兒童來說,學校是他精神發展曆程中必不可少的場所。所以,它必須能夠滿足健康的精神成長的要求。隻有當學校與健康的精神發展的需要保持一致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說這是一個良好的學校,也隻有這樣的學校在我們看來才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