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1 心理學研究的類型
心理學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類型主要有因果研究、相關研究和個案研究三種。
1.4.1.1 因果研究
世界上的事物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各種現象也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許多現象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係。如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與聽力受影響這樣的因果關係就是其中一種。因果關係是指某個因素的存在一定會導致某個特定結果的產生。因果研究(cause and effect study)主要探究心理現象的因果關係。由於心理現象與外界刺激之間,心理現象與腦活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例如音頻決定音調高低、光波長決定顏色。因此,心理學家經常通過控製一些變量觀察、分析、研究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從中能夠發現某些與心理活動相關的因果規律,並同時找到一些有效控製心理和行為的方法。檢驗因果關係的一個比較好的途徑就是通過典型的心理學實驗方法,即通過不同的實驗設計,創造各種進行因果分析的條件,操縱或者控製原因變量(我們稱之為自變量),觀察或測量結果變量(我們稱之為應變量)的變化,並且恒定或者控製某些情境條件與變量(我們稱之為控製變量),從而確定自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的因關係。
以不同信息通道的信息輸入對操作的影響研究為例來具體介紹一下因果研究。人們接受外界信息輸入有多種方式,例如視覺、聽覺、嗅覺,並表現出一定的反應。通過生活經驗和觀察,我們有一定的體驗:同時進行兩種視覺上的任務時,例如看書和看電視,反應會比較慢,而同時進行視覺上和聽覺上的任務時,例如看書和聽音樂,反應會比較快。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不同信息通道的信息輸入對於操作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為了檢驗這一假設,可以設計一個複合的實驗任務:一種是看屏幕上的字母、聽讀音,然後判斷屏幕上的字母是否和聽到的讀音一致;另一種是看屏幕左、右邊的字母(左邊是大寫字母的話,右邊就是小寫字母),判斷這兩個字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按鍵盤上的“F”鍵,如果不一致就按鍵盤上的“H”鍵。記錄被試在這兩種情形下的反應時。如果結果發現,視覺和聽覺的組合的反應時快於視覺和視覺的組合,就可以說明不同信息通道的信息輸入對於操作有影響力。
1.4.1.2 相關研究
之前我們討論了因果研究,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物或者現象之間雖然有所聯係,但未必有達到前因後果的必然聯係,此時我們就應該從“它們是否有關”著手,進行相關研究。相關關係不同於因果關係,主要指某個因素的變化會導致另外一個因素的變化,但是這個因素的變化是不是另外一個因素變化的原因並不能確定。所謂相關研究(correlation study),就是探究心理現象之間的相關關係。正因為我們對於許多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非常關注,但又不想束縛於因果研究的限製,所以經常會再進行相關研究。比如外向性格和言語表達,一般人們都會認為性格外向的人就比較開朗、健談,因此在言語表達上比較占優勢,可以滔滔不絕地說話,但是性格開朗的人都是善於言辭,開朗也並不是善於言語的唯一原因。又比如吸煙和肺癌,雖然我們知道吸煙人群中患肺癌的比例很高,認為吸煙與患肺癌有關,但是並不能依據個人吸煙的多少來預測他是否會得肺癌。
心理學的許多研究都是圍繞相關關係展開的,例如驗證某種人格特質與某種行為之間的關係、家庭情況與學業成就之間的聯係等等。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正如之前所提到的一樣,相關關係並不說明因果關係,也不能找出誰是因,誰是果,換言之,A與B相關可能就表示A可能是引起B的原因,也可能B是引起A的原因,又可能以其他方式而產生關聯。相關關係分正相關、負相關和零相關三種。在相關研究中,衡量相關關係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相關係數,它是兩列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數字表現形式,一般用 r表示,-1 。00≤ r≤1 。00.
我們來看一個相關研究的實例。眾所周知,良好的睡眠是保持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焦慮則是一種情緒狀態,過於焦慮會產生消極的後果。大學生要麵對學業、生活和就業等各種壓力,人際交往、學習挫折都有可能引起焦慮情緒,從而影響睡眠質量;過分關注自身的睡眠問題也反過來會引起焦慮情緒。因此,就有人圍繞大學生的睡眠質量與焦慮情緒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相關研究。通過調查量表,請大學生對自己的睡眠質量(包括入睡時間、睡眠時間、催眠藥物、日間障礙、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六個方麵)與焦慮進行自評,然後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睡眠質量與焦慮水平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 。177,達到顯著水平。因此,從該研究的結果看,大學生的睡眠質量與焦慮水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但是具體是誰影響誰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