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幾種不同的意識狀態(1 / 3)

4 .2.1 睡眠

4.2.1.1 睡眠與睡眠周期

睡眠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一生大概有1/3的時間在睡眠。人們通過睡眠,可以消除身心疲勞,恢複精力和體力,保證神經係統的正常功能,保證身體健康,所以人們總是十分重視和珍惜睡眠。人在睡眠期間,還常常伴有做夢的現象。那麼睡眠和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古代,人們認為睡眠是靈魂暫時離開軀體,人們可以在睡覺的時候見到已故的親人,去前所未到的地方,睡眠類似於死亡。現在,心理學的發展使我們對睡眠的理解更加深入,我們知道了睡眠和死亡是不同的。睡眠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在睡眠的時候大腦和其他生理心理過程仍然處於工作狀態,在睡眠過程中,覺醒和睡眠是交替進行的,以維持機體的正常運轉。通過對複雜變化的大腦電活動的測量並且繪成相應的腦電圖,就可以很好地揭示睡眠的本質。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整夜的腦電波。當人處於清醒和警覺狀態的時候,腦電波主要以每秒14~30個周期的β波為主。β波的頻率較高,波幅比較小。當處於安靜和休息狀態時,β波就被每秒8~13個周期、波幅稍大的α波取代。當人睡著時,進入睡眠周期,又分為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和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 sleep)。

慢波睡眠分為4個睡眠階段,每個階段的腦電波又有不同。1期為睡眠開始階段,腦電圖呈現低振幅腦電波,頻率快慢混合,以4~7次/秒的θ波為主。2期主要為淺睡過程,腦電圖呈現較低振幅的腦電波,中間常出現較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棱形波和一些複合波。3期和4期是放鬆睡眠時期,腦波慢到1~2次/秒。3期和4期沒有質的差別,隻是4期較3期有更多的1~2次/秒的腦電波。4期通常被稱為深度睡眠,人的肌肉放鬆,呼吸和心率降低,夢遊、夢囈、尿床等也大多數發生在這個階段。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經曆這四個階段,如果沒有遵循這個模式,通常預示著身體或者心理機能的失調。

這四個階段的睡眠大概要持續1個小時到90分鍾,之後個體通常會有翻身的動作,並且很容易驚醒,之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持續10~30分鍾,而且腦電迅速改變,腦電活動和個體在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活動非常相似。個體的眼球開始快速地上下左右轉動,而且常常伴有夢境,此時睡眠者醒來會報告他正在做夢,似乎眼睛的移動和做夢有一定的關係。

在人的整個睡眠過程中,慢波睡眠和快波這兩種睡眠階段反複交替,轉換反複約4~6次,且臨近黎明,慢波睡眠的3期和4期就逐漸消失了,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增長。就整個睡眠時間來講,慢波睡眠約占四分之三,快速眼動睡眠約占四分之一。當一個人非常疲勞時,第一個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非常短,甚至可不發生,與此相反,當一個人已經充分休息後,快速眼動睡眠的時程就會增加,做夢現象會更多。

並非所有的個體都有相同的睡眠時間,人們可以主動控製睡眠的長度,在人的一生中睡眠模式也有變化。初生嬰兒每天睡眠16個小時,將近一半是快速眼動睡眠,到50歲的時候,睡眠時間為6個小時,其中進行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大概為睡眠時間的五分之一,年輕人的典型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其中進行快速眼動睡眠的時間大概占整個睡眠時間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