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心靈不能沒有夢(1 / 3)

夢是欲望的滿足

50多歲的劉先生一表人才,而且內秀,文章寫的漂亮。但是,他經常做一個幾乎同樣的夢:在大庭廣眾之下侃侃而談,振振有詞,說得痛快淋漓,說得眾人心悅誠服。原來,劉先生有一個昀大的弱項,就是不善言談,在公眾場合常常近於口吃。於是,越發很少說話。劉先生說:我何嚐不想口若懸河?可是我隻有在夢中才找到了那種口若懸河的痛快!

人為什麼要做夢?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欲望,滿足那些不能獲得現實滿足的很多很多的欲望。

有人這樣說夢:例如有一種夢,隻要我高興就能將它喚起,好像作實驗一樣。如果我晚上吃了魚、橄欖、或其它一些太鹹的食物,夜間我就會有因口渴而夢見我正在開懷暢飲,那味道就似久渴後喝甘泉一般……口渴引起喝水的欲望,而夢則實現了我的欲望。如果我能通過夢見我在飲水來解渴,那麼我就不必醒來去解渴。

這是一位早已作古的老人,一位叫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夢學的先驅,奧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講述的關於一個夢中喝水的故事。由此,他推而論之:夢可以被看作是欲望的實現,夢的動機力量無一例外是欲望求得滿足。

做夢的動機就是為了獲得欲望的滿足。這很容易理解。除了性夢,再比如,大人答應孩子周末去公園看他昀喜歡的熊貓,孩子往往就在夢中提前去了公園,看到了熊貓。不善言詞的朋友經常遇到這樣的夢:在大庭廣眾之下振振有詞侃侃而談,說個痛快淋漓。

夢中實現的欲望來自哪裏?其一,它可能在白天就已經被喚起並被承認,但由於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滿足,於是,這個得到承認但未能滿足的欲望便被留到睡夢中了。其二,它可能在白天便已產生卻被排斥和壓抑,於是,這個不能在現實中滿足的欲望也被留到睡夢中了。其三,它可能與白天的生活沒有聯係,僅僅是頭腦中被壓抑的潛在欲望,到了睡夢中才活躍起來。其四,它可能僅僅是晚上睡眠中機體自身產生的某種欲望,而在睡夢中表現出來。這些來源,往往又相互聯係,共同作用。比如,前麵故事中,那個性夢欲望就與後三個來源都有聯係,而以第二個來源為主。

正是基於欲望的滿足的觀點,有人生動概括:我們所以渴望睡眠,因為睡眠中有夢,夢,可以為我們提供渴望得到的東西。難怪匈牙利民諺雲:鵝夢見什麼?玉米。又有猶太諺語說:雞夢見什麼?小米。看來,動物如果有夢,也該是為了欲望的滿足。

這就是夢的好處:不管你是高尚的人,還是卑微的人,我們的心靈的深層,都收藏了太多太多願意或能夠說出口的和不願或不能說出口欲望。這些無窮無盡地欲望中,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即時滿足或者根本不能滿足。現實生活中未能或不能獲得滿足的欲望,卻可以在夢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原來,夢就是這樣地滋潤著我們的心靈,維護著我們的心理健康。

看來,我們的心靈不能沒有夢。不然,真不知我們的心靈將會枯萎成什麼樣子。

讓人痛苦焦慮的夢

但是,夢給我們的情感體驗往往並不愉快,而是痛苦和焦慮。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太訴說自己做了這樣一個夢:我唯一的一個女兒犯了大錯,說不清什麼大錯,晚上一家人把女兒圍在中間,輪番說教,女兒低頭垂淚。朦朦朧朧中我先是對女兒大聲吼叫,隨後又猛然把女兒抱在懷裏,我們母女哭作一團。忽然,女兒變成了不知怎樣一個人,長出了翅膀,從懷中飛走了,不見了……直到我在痛哭中驚醒……老太太說昀近經常做這樣的夢,雖然多數時候不是從夢中驚醒,卻也很痛苦。

我推測說老太一定有什麼親人遠離。老太很是驚訝,承認是自己不同意女兒的親事,女兒賭氣跟男友去了很遠的地方打工了,說昀近回來卻總也不見人影。老太說,我中年得女,我所以阻攔不也是為了她好嗎?誰想這樣的夢總來纏我?

這樣痛苦和焦慮的夢還是為了欲望的滿足嗎?答案是,盡管這樣的夢沒有給人帶來愉快的體驗,仍然是欲望的滿足。這位老太的夢就滿足了這樣三個欲望,一是她思念女兒,夢中就見到了女兒;二是她有所自責,夢就使自己對女兒的阻撓進行了自我懲罰;三是她還想逃避責任,夢又使她有機會把責任投射到了女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