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了澡,他們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麵遇見一位過客,向他們打聽一戶人家的住處。過客話音剛落,解縉用手朝街心一指,吟道:“楊柳東西擺,石獅左右蹲,紅杏牆頭出,綠蔭有家門。”過客見他小小年紀才思敏捷,十分稱讚,就問他是誰家的孩子,父母做什麼營生。解縉笑盈盈地說出一副對聯:

父親肩挑日月

母親手轉乾坤

過客想了半天,莫名究竟。塾師笑著告訴他:“先生有所不知,他家以賣豆腐為生,母親終日推磨磨豆腐,父親挑著豆腐沿街叫賣,不正是‘肩挑日月、手轉乾坤’麼?”過客一聽,讚歎不已。

一次,解縉的父親與友人下棋,下著下著,友人仰望天空吟道: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父親苦思良久,解縉急得直跺腳,父親也不明白解縉什麼意思。他隻好用腳在地上一頓,說:

地作瑟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寫春聯

有一年除夕,十歲出頭的解縉,即景生情,揮毫寫了一副春聯:日望贛江千裏帆;夜觀廬陵萬盞燈。這副春聯,引來了四鄰觀看,眾人稱讚不已。解縉家的對麵,是曹尚書的府第。這位尚書大人,久聞“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縉的文才,見了這副春聯,也不由得暗自讚許了。隻是心裏總有些懷疑,於是,決定想個主意,來考考解縉。曹尚書下令,在解家大門正對麵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擋住解家的“日望贛江千裏帆,夜觀廬陵萬盞燈”的景色。

第二年除夕,解縉又在大門上,貼上一副春聯: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了,不由得為之驚歎。為了再次考考解縉,馬上令人將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聯時,隻見聯尾各加一個字,成了:門對幹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發了狠,令家人將竹子連根刨掉。這時,解縉又揮筆在聯尾,再各添一個字,聯文變成: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無可奈何,派人給解縉送去大紅請帖,一定要當麵見見這位“神童”的真本事。

對鋸與出蹄

解縉接到曹尚書的大紅請帖,就隨來人到曹尚書家。隻見大門緊閉,側門大開,便轉身回走。曹尚書在門內冷笑道:小子無才嫌地仄;蟹縉聽了,漫不經心哼道: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尚書隻好打開大門迎進解縉。他望了望一身綠衣的解縉,便吟道:

水中蛤蟆穿綠衣;

解縉笑著,指了指身穿紅袍的曹尚書,針鋒相對答道:

鍋裏蝦公著紅袍。

曹尚書惱羞成怒罵道: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

解縉也毫不客氣地,馬上還以顏色:一馬落足汙泥裏,老畜牲怎能出蹄(題)?

翰林出身的曹尚書,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對對,竟然絲毫占不了上風,很不甘心,但心裏又不得不承認“神童”才華橫溢,機智敏捷。曹尚書並不就此罷休,隨即請來看客,他要當眾人之麵,再一次考考解縉。

曹尚書呷了一口酒,麵對牆上掛的一幅墨跡,脫口就說:醉愛羲之跡;解縉隨口吟就:狂吟太白詩。

曹尚書馬上又出一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解縉立即答對:日照龍鱗萬點金。看客們無不被解縉的巧對折服,情不自禁地擊節,喝起采來。曹尚書見還未曾考倒解縉,十分著急,指著屏風上的畫,又出一聯:龍不吟,虎不嘯,魚不躍,蟾不跳,笑煞落頭劉海;解縉略加思索,指著案上的棋子答道:車無輪,馬無鞍,象無牙,炮無火,活捉塞內將軍。解縉剛剛對完,曹尚書額上冒汗,但還不肯認輸,就以教訓的口吻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還在孔子上;解縉冥思片刻,遂得一聯回敬:眉先生,發後生,後生更比先生長。

此聯寓意深刻,暗含譏諷,可謂頗具匠心。解縉才說完,看客們拍案叫絕,曹尚書頓時語塞,隻得佯醉而退。

一石三鳥

解縉的超群才智,使曹尚書不得不暗自歎服。一日,他又邀解縉進府,想試試,解縉近來的學業,是否長進。於是,你來我往地,又對了幾聯後,曹尚書一直未占上風。於是,便使用最後絕招;利用“諧音”雙關,企圖“一石三鳥”壓倒解縉。他出的上聯是:庭前種竹先生筍;解縉立即對出:廟後栽花長老技。曹尚書笑道:“我這上聯的意思是,庭院前麵種的竹子,先長出了竹筍。”解縉說:“我下聯的意思,是廟後頭栽的花,長出了老枝。”曹尚書又道:“我的上聯另有別解。說是庭院種的竹子,長得不好,教書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庭前種竹先生損;解縉馬上接著說:“我這下聯也還有層意思,說的是廟後栽的花被風吹斜了,長老用木棍把它支撐起來,故有:廟後栽花長老支。曹尚書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這上聯,還有第三個意思,說的是庭前種竹子,教書先生詢問別人,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庭前種竹先生詢;解縉拍手笑道:“曹大人,別急,我這下聯也另有意思,是說廟後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訴長老,長老說早已知道了。所以是:廟後栽花長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