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罷,他頗為沾沾自得。原來曆史上帝王年過70者僅有6位,漢武帝在位54年,壽71歲;梁武帝在位48年,壽86歲;唐高宗在位9年,壽71歲;唐玄宗在位32年,壽80歲;清康熙在位61年,壽70歲,連他本人共6人,而五代同堂者,僅乾隆一人而已。

寫給長壽老人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遊覽西湖時,在靈隱寺見到一位長壽老人,這位老人時年一百四十一歲。乾隆即興製了這麼一副對聯贈給老人: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這是一副內含數字運算的對聯,上下聯不僅詞句對仗,而且運算的方式相同,結果相等。上聯中“花甲”,指六十歲;重開者,乘二,則是一百二十歲;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來,豈不正是一百四十一歲。下聯中“古稀”,指七十歲;雙慶者,兩倍,再加一個春秋,則加上一歲,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

相傳,乾隆皇帝擅長對對聯,且常借此戲人。一次,他喬裝改扮,與張玉書在酒樓上s飲酒。席間,他乘著酒興指著一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聯:“妙人兒倪氏少女”,要張玉書接對。這上聯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聯,張玉書一時苦思莫對。歌姬在一旁隨口答道:“大言者諸葛一人”,將“大“諸”二字拆開。乾隆大為讚賞,命張玉書賜酒三杯。不巧,酒已喝完,傾壺隻滴出幾點。歌姬見此,笑著對乾隆說:“‘水涼酒一點兩點三點’,下聯請先生賜教”。上聯既暗含前三個字的偏旁,又冠以數字,窘得乾隆麵紅耳赤。幸好此時樓下走過一個賣花人,張玉書靈機一動,代言道:“‘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才算為他解了圍。據說,打那以後,乾隆皇帝再不輕易用對聯戲人了。

曹雪芹美聯佳話

鄂比勉聯贈曹雪芹

相傳,曹雪芹的家境極為貧苦,過著“寒冬噎酸星,雪夜圍破氈”的生活。可是他性格傲岸,很有骨氣,常和一些憤世嫉俗、誌同道合的朋友詩酒往來、關係甚密。有一年過年時,他的知己朋友鄂比贈給他一副對聯,寫的是:

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

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

這副對聯,對摯友曹雪芹“遠富近貧,以禮相交”,不趨炎附勢,不攀高厭低的高尚品德,表示了讚揚;同時又對封建社會裏“因財而散”,“疏親慢友”,“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進行了揭露和抨擊,實為一副佳聯。

水火與東西

香山四王府村隻有兩眼水井在街中心,一眼在財主張伯元家後花園裏。張伯元依仗權勢,硬把街中心的井給填了。人們要吃水隻好到他家裏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個瓦灌,誰要挑水就得放進一個銅錢。鄉親們狠透了他。張伯元就寫了一個上聯:丙丁壬癸何為水火;

張伯元揚言:隻要有人對出下聯,他就認輸,不再收水錢。

曹雪芹得知後,心想,這有何難。他叫人拿來紙筆,揮筆寫道:

甲乙庚辛什麼東西。

上聯丙丁為火,壬癸為水,下聯甲乙屬東,庚辛在西,不僅對得工整精妙,還罵了張伯元。從此,四王府村的人吃水再也不需花錢了。

鐵齒銅牙紀曉嵐妙聯趣談

紀昀,姓紀名昀,字曉嵐,諡文達,世稱文達公,晚號石雲、春帆,河北滄州滄縣崔爾莊人(1724~1805)。乾隆19年中進士,又授為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因學識淵博為乾隆賞識。曾因為親家兩淮鹽運史廬見曾有罪受到株連被發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後召還,乾隆以土爾扈特歸還為題“考”他,命他為《四庫全書》總纂官,至乾隆46年完成,耗時十年。次年擢升為兵部侍郎、左副都禦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職務為大學士之副職,從一品),死後諡文達。紀曉嵐住於閱微草堂。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其後人整理有《文達公遺集》。

幼年紀曉嵐答聯罵大人

少年紀曉嵐讀私塾的時候便聰敏過人,過目不忘,有小神童美譽,他的師傅石先生也非常喜歡他。紀曉嵐因為沒有功課的壓力,閑著無聊的時候就喂家雀,將其塞進牆洞裏,再用磚頭把洞堵上,石先生發現了這個秘密,怪他不務正業,便偷偷將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後在堵洞口的磚上寫了一個上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紀曉嵐下課又去喂家雀,見磚上對聯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為,便在旁邊續對下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續聯大為惱火,手持教鞭責問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不慌不忙答辨說:

“我是按先生的上聯續對的下聯。請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後,生對死。是還這樣對,請先生指教。”

石先生無言對答,氣得甩袖離去。幾天之後,紀曉嵐去見石先生,石先生怒氣未消,鐵著一張臉,紀曉嵐走的時候也沒送他。紀曉嵐又出了怪招,隻見他匆匆折回石先生的屋子,用手比劃著請教“鬮”字的念法和寫法。石先生一開始並沒有反應過來,等紀曉嵐走後才醒過味來,原來“鬮”及“門內龜”,是罵自己不出門送客的,氣得大罵紀曉嵐是個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