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參加社區誌願服務的積極性非常高。美國公民誌願參加為他人服務的活動曆來是美國社會的一項重大事務。誌願人員造就了這個國家,並繼續為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在美國,公民為自己所在的社區機構或組織提供無償誌願服務已成為一種自覺意識。提供公益服務的機構或組織,絕大部分工作是由誌願者來承擔。誌願者活動日益具有廣泛性和群眾性。美國社區誌願服務且人員的範圍非常廣,不僅有賦閑在家的無業人士,也有承受著巨大工作壓力且整日忙碌的在職人員;不僅有生活富足的有錢人,也有衣食無著的窮人;不僅有成年人,也有青少年。美國國家和社區服務機構最新發布的為《美國2009年誌願者報告》記錄了美國有史以來關於誌願者發展趨勢和人口信息最全麵的數據。該報告顯示在2008年,美國全國誌願者誌願服務超過80億小時,這些服務時間的價值估計超過1620億美元。如果把這個無形的價值加入美國的捐贈總額裏,美國的慈善捐贈甚至超過了曆史鼎盛時期。2008年,共有6180萬美國人參與誌願者活動,這個人數比前一年增長100萬人。其中,專職的誌願者人數相比過去仍然保持的十分穩定,為26.4%,而那些非專職的業餘誌願者則深入在美國各社區中,這個人群的數量達到了曆史最高峰。報告顯示,2008年誌願者在美國社區鄰裏之間的互助行為增加了31%,從2007年的1520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1990萬人。在美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參加誌願者活動的大約占人口總數的一半。50%的成年人一周至少參加一次誌願活動。美國每年大約有9000萬人次的誌願服務者從事社區服務工作。在一些社區中心,誌願者比全職社區工作人員還多,誌願者的加入拓寬了社區服務的資源,提高了社區服務質量,減少社區經費開支。在美國,到處可以見到義工的蹤跡,為自己生活的社區中的機構或者組織提供無償義務服務已經成為許多美國公民的一種自覺意識。實際上,幾乎所有的提供公益服務的機構或者組織,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義工承擔的。
美國的誌願者組織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由社會工作者、社區委員會、學校、教區、居民等,自發組織起來的綜合性服務組織,它們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十分廣泛,既包括各種文化體育娛樂服務活動、各種義務教育活動,也包括居民所需的各種生活服務,甚至住房、就業服務;另一類是由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誌願者組成的專業性服務組織,他們大多是由各種專業機構的誌願者組成,是依社區需要產生的服務團體,服務範圍幾乎涉及社會的方方麵麵,服務形式靈活多樣,如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幫助誌願者服務中心工作,為失足少年、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義務服務等。誌願者的貢獻,一方麵大大降低了社區管理與社區服務的成本,另一方麵也成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鄭曉東:《美國城市社區自治的現狀與趨勢》,《浙江學刊》,2008/5。]
美國的誌願者活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從1992年開始,美國在每年10月的第四個星期日要舉行全國誌願者活動日(MakeaDifferenceDay)。在每年的四月,也有一個“全國誌願者活動周”(NationalVolunteerWeek),活動期間由美國總統及州長表彰、獎勵年度內表現突出的誌願者服務組織和個人,以及有傑出貢獻的企業界人士和演藝界人士。此外,參加誌願者活動還可在納稅等方麵得到優惠。美國廣泛的誌願者運動是同美國人反政府幹預的思想分不開的。美國人不願意政府強化對社會生活的幹預,承認個人創意活動的崇高價值,並由此推動了美國人對社團生活的投入,對他們生活環境的直接關注,並在這一過程中把利己主義同公民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結合在了一起。[朱希峰:《美國社區建設與管理的幾點啟示》,《重慶社會工作職業學院學報》,2006/3。]
美國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社區自治型管理模式。社區內建有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顧問團等組織機構。城市憲章中,對各種社區組織機構的組成及權限都做了明確規定,並且具有法律保證。其社區自治理念是在自願社區團體影響下的“地域歸屬與文化共享型”的自治。他們的社區建設的內容主要有三項:
一是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內容涉及社區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麵,如養老、助殘、扶幼、幫孤、濟貧、環保、教育、衛生、治安以及為失業者提供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服務並進行家庭企業谘詢、為無家可歸者及單親家庭提供住房支持、為婦女兒童提供保護服務,幫助移民或難民迅速融入本地社會、實現本地化等等。主要目的在於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特別是保護弱勢群體,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服務的方式有:(1)設施服務。如為社區居民提供綜合性服務,為移民、失業人員提供語言、專業技術培訓、就業信息和職業介紹、對家庭企業進行谘詢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2)外展服務。外展服務又叫走出服務機構的服務。服務主要是由社區中介組織或非營利機構提供,當然,也有由私人機構提供的。服務資金絕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部分來自服務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