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例,美國社區是高度自治的管理模式,但即便如此,城市政府也把社區管理作為政府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在美國縣政府、市政府都設有社區服務部,職責是負責指導社區的建設與發展,幫助社區建立自治管理委員會,加強政府與社區居民的信息溝通;融洽社區居民與企業主、民選官員以及政府雇員之間關係,為社區居民提供政府社區服務項目;為老人提供照料,組織小孩參加夏令營,與消防和警察合作搞好社區安全;管理公園等公共場所等等。

政府每年對社區建設工作都要製定一係列的工作計劃和發展規劃,每項計劃包括工作內容、組織措施和目標要求等等,大多都有數量指標。如每年對老舊社區的改造數量,新社區福利機構、文化娛樂設施、教育培訓中心的設置標準,解決社區居民就業、貧困、醫療、老年、青少年與兒童等方麵的各類社區發展計劃、廉價住宅計劃、濟貧計劃等等。

除了美國之外,其他發達國家在類似問題上也已經有了一整套比較成熟的處理手段。如加拿大溫哥華市,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實行經理管理體製,議會負責決策,城市總裁組織專業部門和人員負責執行議會決議和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市長、市議會下設有城市經理辦公室,辦公室下有理事會、社區服務部、人力資源服務部、公司服務部、防火救援部、工程服務部、法律服務部、房屋中心等,市長聘用城市經理,城市經理具體負責各職能部門的管理。

社區服務主要體現在政府的公共服務,政府延伸到社區的公共服務如:文化服務(圖書館)、治安服務(警察署)、休閑服務(社區服務中心)、環境服務(公園、綠化)等都依據城市規劃和召開聽證會征得社區居民意見後實施設立。

政府在社區的公共服務主要通過項目申請製,依托相關的協會、非營利組織、服務組織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完成公共管理和服務的。在溫哥華市有23個社區,都設有社區中心,由溫哥華政府撥款,部分自己籌款,每年經費近五千萬元。服務項目主要以文化教育和體育健身為主。居民每月支付很少的錢就可以獲得消費卡,到社區中心學習和休閑娛樂。

而在我國的城市社區治理中,政府的作用卻無處不在。在我國的城市社區建設的全過程都是在政府的參與下進行的。即使在城市社區建設基本完成後的機構設置,工作方式也深受政府的影響。

二、社區工作主體

國外的社區工作組織體係一般是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由政府資助的社區組織和民間團體所屬的非營利機構組織組成。

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不接受政府的直接管理,有權決定為本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各自運作的自主性很強。社區實行自我管理,但不是各行其道。雖然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不向市政府直接負責,但社區的發展規劃仍然是在市政府有關部門指導下完成。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起到社區組織者、媒介中間人、信息收集、協調服務等作用,社區領袖就社區居民關心的問題與政府部門的官員、各職能部門和管理者、立法機構和政府取得聯係,向他們提供信息取得幫助和支持。社區發展問題涉及居民利益最多的是社區發展規劃、土地使用計劃,它們從醞釀到最後拍板都要舉行多次社區聽證會,反複征求社區內企業、個人、社團的意見,才能做最後的決定。社區內部的事務則由社區居民自我管理,上級政府是沒有權力指手劃腳的。政府服務由政府承擔,委員會不負責任,委員會隻負責維權。市政府可以就某項工作向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提供政策性指導與專業谘詢,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沒有義務被迫執行市政府的決策。在這種相對獨立的管理製度下,社區董事會(社區委員會)可以看作是一個以自治為基礎的市民政治聯合體,其功能相當於一個公共社會服務機構,它在市政府與社區居民兩個角色之間起橋梁和紐帶作用,鼓勵兩者互動、鼓勵民眾參與政治。

社區工作的主體不是政府,也不是有政府背景的社區組織而是由民間團體舉辦的非營利組織。社區工作一般都是由非營利組織具體實施。非營利組織是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在城市社區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在政府組織、協調下獨立地開展社區內的各種有償、低償或無償服務,以自己的服務爭取政府、社會各界和居民的支持。民間團體以及所舉辦的非營利服務機構(即非政府組織)是政府在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上的合作夥伴和具體的執行者。他們在政府的組織、協調下獨立地開展社區內各種有償、低償或無償服務工作,以自己的服務爭取政府、社會各界和居民群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