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區有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的設置及相關職能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區職能部門在魯穀社區設立的派出工作機構有:(1)魯穀社區公安派出所,由公安分局垂直領導。(2)魯穀社區城市管理監察分隊,由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垂直領導,並接受社區黨工委的領導和社區行政事務管理中心的指導與監督。(3)魯穀社區統計所,由區統計局垂直領導,社區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和相關服務。(4)魯穀社區司法所,由區司法局垂直領導,社區為其提供辦公場所。(5)其他:區交通安全、消防部門在魯穀社區派駐專業工作人員,由職能部門直接領導,社區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和相關保障服務。
魯穀社區轄22個居委會,分別為雙錦園居委會、永樂西北居委會、永樂西南居委會、西廣居委會、久築居委會、五芳園居委會、重聚園居委會、依翠園北居委會、依翠園南居委會、六合園北居委會、六合園南居委會、石景山醫院居委會、新華社居委會、七星園北居委會、七星園南居委會、衙門口東居委會、衙門口西居委會、衙門口南居委會、新嵐大廈居委會、重興園居委會、京漢旭城居委會、重興嘉園居委會。魯穀社區管理工作機構的設置,改革了街道辦事處傳統的自上而下“一對一”的機構設置模式。本著“務實、精簡、統一、效能”原則,在機構設置上,堅持該撤的撤,該合的合;在人員編製上,堅持一專多能,實行公務員滿負荷工作法,通過科學的機構設置,減少管理層次,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改革後,原魯穀街道內設的15個科室改為魯穀社區黨工委、行政事務管理中心內設的4個部門,即“三部一室”。公務員編製由原來按全市城區街道的90人減為39人。其中黨群工作部9人,履行原街道黨工委職能;社區事務部9人,履行原街道民政、計生職能及勞動、文教體衛的行政協調職能;城市管理部7人,承擔原街道城建科和綜合治理辦公室的職能;綜合辦公室8人,為原街道工委辦、行政辦、財政科、監察科的綜合機構,並履行其全部職能。領導職數6人。其中書記、主任各1人;副書記1人兼黨群工作部長和工會主席;紀委書記1人兼武裝部長和社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副主任2人,分別兼社區事務部和城市管理部部長。
通過社區管理體製改革,石景山區在魯穀社區確立了新的管理框架:魯穀社區黨工委作為區委的派出機構在這一框架中是處於核心領導地位的,對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工作負總責,負責社區相關黨務工作,下轄22個居民黨組織。魯穀社區行政事務管理中心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對轄區城市管理、社區建設及有關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協調、指導、監督和服務,下轄22個居民委員會。由社區各居委會、駐社區單位和社區居民推選代表選舉產生的社區自治組織——社區委員會,是社區代表會議的常設理事機構,下設社區服務、人民調解、文教體衛、環境衛生、計劃生育、共駐共建六個專業工作組和辦公室,承擔社區代表會議閉會期間有關地區性、群眾性的日常自治事務。
特別重要的是,政府職能部門在魯穀社區管理職能作了較大調整,社區不設勞動科,社區的勞動監察職能歸位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科其他的社會保障事務由社區社會保障事務所承擔;居民私房翻建審批工作在居委會初審的基礎上由區規劃局直接審批;社區內文教體衛部分社會事務由社區自治組織和有關中介組織承擔,相關指導與協調工作由魯穀社區事務部承擔;轄區殯葬管理的行政執法工作歸位於區民政局,社區給予必要的協助與配合;社區城市管理監察分隊改為由區城市管理監察執法大隊垂直領導;社區原承擔的社會人員高考報名、谘詢、體檢等專業事務轉歸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負責,社區負責提供轄區社會人員高考檔案。
新的社區機構的設置,減少了管理層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執政成本。
魯穀社區管理體製改革後,已歸位於區職能部門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能部門的工作為9項,轉入社區自治組織的為6項,轉入到社會保障事務所的為6項,撤銷1項。這些職能的調整較好地推進了政社權能的分離和自治功能的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