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區的建設,並根據社區功能與居民需求的多樣性進行有效的模式選擇,社區從微觀層麵擔當起了造就大社會的重任。和諧社會必然以和諧社區為基礎,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民主權利,完善社區的各項功能,這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切入點。

蘇州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重大拐點,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2009年9月,蘇州市委十屆十次全會提出,今後一個時期要“把蘇州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樣板區、開放創新的先行區、城鄉一體的示範區,成為以現代經濟為特征的高端產業城市、生態環境優美的最佳宜居城市、曆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遊城市”。“三區三城”的提出是對蘇州未來發展形態的一種描述。建設“三區三城”是蘇州既定的總目標、總定位、總要求。城市實力是一個綜合概念,既包括硬實力,也包括軟實力。蘇州提出的“三區三城”建設,既是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硬實力的目標任務,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城市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蘇州將在增創人文優勢、優化發展環境、強化親商服務、弘揚城市精神等方麵著力提升軟實力。將建設“三區三城”作為發展創新型經濟的總定位、總方向,作為轉型升級的切入口、落腳點,全力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搶占發展製高點,致力增創新的競爭優勢。

使蘇州成為科學發展的樣板區,就是蘇州在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率先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成為全國的樣板;使蘇州成為開放創新的先行區,就是用開放推動轉型,進一步提升全麵開放水平,創出全國認可、以科學發展為特征的新蘇南模式;使蘇州成為城鄉一體的示範區,就是要率先在城鄉發展規劃、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和社會管理“六個一體化”方麵取得突破,為江蘇乃至全國城鄉一體綜合配套改革創造新經驗、提供新示範。

使蘇州成為以現代經濟為特征的高端產業城市,就是要使蘇州發展為擁有符合全球產業發展趨勢、在世界產業分工中處於高端位置、具有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和產業體係的重要城市;使蘇州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就是以生態環境優美為核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相協調,在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捷度、公共安全度等方麵具有顯著優勢和特色,適宜居住、工作和發展,無愧“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使蘇州成為曆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遊城市,就是要將曆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兼容並蓄、相得益彰,同時文化與旅遊又相互作用、優勢疊加,成為真正的文化與旅遊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