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社區服務。在大中城市,要重點抓好城區、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站的建設與管理。社區服務主要是開展麵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麵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麵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麵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社區服務是社區建設重點發展的項目,具有廣闊的前景,要堅持社會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各地區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家對發展社區服務的各項扶持政策,統籌規劃,規範行業管理。要不斷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和社區管理水平,使社區服務在改善居民生活、擴大就業機會、建立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體係、大力發展服務業等方麵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發展社區衛生。要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站點的建設,積極開展以疾病預防、醫療、保健、康複、健全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社區衛生服務,方便群眾就醫,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
(三)繁榮社區文化。積極發展社區文化事業,加強思想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完善公益性群眾文化設施。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區服務活動室、社區廣場等現有文化活動設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等活動;利用社區內的各種專欄、板報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對社區成員的社會主義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文化氛圍。
(四)美化社區環境。要大力整治社區環境,淨化、綠化、美化社區。要提高社區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賦予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的知情權。要努力搞好社區環境衛生,建設幹淨、整潔的美好社區。
(五)加強社區治安。建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有條件的地方,要根據社區規模的調整,按照“一區(社區)一警”的模式調整民警責任區,設立社區警務室,健全社會治安防範體係,實行群防群治;組織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的法製教育和法律谘詢、民事調解工作,加強對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和流動人口的管理,消除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
(六)因地製宜地確定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內容。各地區在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過程中,應根據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與現有工作基礎,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從基礎工作做起,標準由低到高,項目由少到多,不斷豐富內容,力戒形式主義。
四、加強城市社區組織和隊伍建設
(一)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要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的有關規定,結合社區黨員的分布情況,及時建立健全社區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社區黨組織是社區組織的領導核心,在街道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其主要職責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團結、組織黨支部成員和居民群眾完成本社區所擔負的各項任務;支持和保證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自治,履行職責;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發揮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二)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的前提是科學合理地劃分社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按照便於職務管理、便於開發社區資源、便於社區居民自治的原則,並考慮地域性、認同感等社區構成要素,對原有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作適當調整,以調整後的居民委員會轄區作為社區地域,並冠名社區。在此基礎上,建立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成員經民主選舉產生,負責社區日常事務的管理。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根本性質是黨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三)逐步建立社區工作者隊伍。社區建設需要大批專業的社區工作者。要采取向社會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等辦法,選聘社區居委會幹部,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尤其要從下崗職工和大中專畢業生中選聘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熱愛社區工作的優秀人才,經過法定程序,充實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去。要切實改善社區黨的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的工作條件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生活條件;積極發展誌願者隊伍,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
五、製定規劃,加強領導,形成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整體合力
(一)城市社區建設應納入當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各地區要根據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進行深入細致的社區調查、摸清底數、科學論證的基礎上,製定城市社區建設五年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製定規劃要立足於長遠,具有前瞻性;實施計劃要著眼於現實,注重可操作性。要指導和幫助城市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做好社區發展規劃,保證社區建設的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