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黨員誌願者服務。組織黨員誌願者服務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積極開展各種富有實效的黨員為民服務活動,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係。

6、為建立基層黨組織和開展組織生活提供協助服務。對轄區內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社會團體和社會中介組織建立黨組織提供谘詢和協助服務;為相關單位開展黨組活動、黨員教育、黨建工作指導員培訓等提供活動場所和配套服務。

(八)社區文化服務

1、協助群眾組建各類民間團隊組織,為各類民間團隊組織提供場地和相關配套服務。

2、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

3、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精神文明活動。

4、舉辦各類文化、體育、科普、健康、教育講座。

5、提供征訂發放報刊雜誌的服務。

(九)社區便民服務

1、家政便民;

2、物業維修;

3、醫療保健;

4、人文關懷;

5、娛樂學習;

6、應急救助;

二、社區服務標準

(一)社區救助

做好對低保對象、失業和退休人員的動態管理和基礎工作,實現低保應保盡保,對享受和終止低保金、失業救濟金、養老人員嚴格執行張榜公布製度。

(二)社區就業服務

1、組織有效的就業幫扶活動,確保社區內90%以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各種形式的再就業,其中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月內實現就業,就業率均達90%以上。“零就業家庭”實施特色援助服務,月內動態清零。

2、健全就業信息基礎工作。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應對轄區內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就業狀況調查,摸清下崗失業人員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就業要求、培訓願望,列入非就業對象的依據充分,並及時登記造冊,全部納入計算機信息管理,實行實時動態管理。

3、實行跟蹤服務。社區內登記失業人員走訪率達到100%,其中對登記的失業人員每半年走訪一次以上,對登記的就業困難對象每季度走訪一次以上。

4、提高社區就業服務水平。實時幫扶就業困難家庭,為就業困難人員開展推薦就業崗位、網上匹配等援助工作。社區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有效投訴不超過2次。

5、積極開展社區就業活動。在區、街道的指導下,成立創建充分就業工作小組,每月定期自我考評充分就業達標情況,適時開展多樣化的社區就業推薦活動,包括就業宣傳、就業互助、再就業招聘等活動,並作好記載。

(三)社區退管、為老服務

1、6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60%以上。

2、建有規範的居家養老工作製度和台賬資料,建立居家養老10戶以上。

3、做好企業退休人員信訪接待工作。對一般性政策,應在一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複或解決;對合理性要求,但難以答複或解決的,應逐級上報,一般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複;對重大問題,需請示上級部門或協調解決的,一般10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複。

4、對進檔人員要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訪、慰問,人均每年不少於2次。

(四)社區助殘優撫服務

為社區內60%殘疾人建立康複服務檔案,開展殘疾人康複治療與谘詢,動態掌握康複需求與服務情況。

(五)社區衛生服務

1、社區內無衛生死角、無樓道內亂堆亂放、無亂貼亂畫、無侵占綠地、無車輛亂停亂放、無占道經營、無各種噪音汙染、油煙汙染、揚塵汙染等社區居民反映強烈的擾民問題。垃圾箱整潔,垃圾不出箱。社區沒有種菜、飼養家禽。

2、普及環保知識,增強市民環保意識。積極舉報轄區內汙水、廢氣、噪聲等汙染環境的行為和單位,汙水、廢氣、噪音等汙染得到有效控製,督促有關部門維護好區域內的綠地。

3、社區環境整潔優美,街道新村市容環衛責任區製度落實到位,簽約率達90%以上。

4、環境衛生實行每日保潔,保潔人員工作及考核到位。垃圾袋裝率100%,垃圾分類率達50%。

5、負責主持召開環境衛生、健康教育工作會議,每月一次以上,討論和總結工作開展情況,布置階段性任務,決定有關事項。

6、環境衛生基本要求是:室內室外清潔,垃圾入箱,門前三包,綠化良好。

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是:每月設定和開展一個主題活動。環境衛生、健康教育要求家庭知曉率100%,參與率90%。

計生服務標準:

(1)經常開展人口計生宣傳工作,有固定宣傳櫥窗,積極參加“生育文化”活動,提高居民計生知識知曉率,基本政策知曉率95%以上。

(2)轄區人員計生管理屬地化,社區計生角規範化,上門服務經常化,隨訪服務率95%以上,依法落實計生獎勵、優惠、扶助政策,按規定辦理有關計生證、單,無差錯。

(3)育齡人員信息上網率99%以上(入蘇州市城區人口計生信息管理網),信息準確率96%以上。

(4)社區當年無違法生育。

(5)社區內無非法行醫機構。

(6)根據群眾需求,積極開展預防、醫療、保健、康複、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的“六位一體”服務,群眾滿意度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