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法學院
2000年法學院在職教職人員112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26人),副教授34人,講師14人,教輔、黨政管理人員29人,在站博士後4人,2000年引進人才3人(教授博導2人,教授1人)。
2000年在校學曆教育各類學生1821人,其中本科生866人(含留學生81人),碩士生720人,博士生235人。2000年招收本科生170人(含留學生18人),碩士生232人(含留學生2人),博士生84人。2000年結業本科生213人(含留學生15人),203人獲學士學位;畢業碩士研究生163人並獲碩士學位;畢業博士生12人並獲博士學位。現有各類繼續教育學生1300多人。
11.教育學院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25日。首任教育學院院長由北京大學副校長閔維方教授兼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目標是力爭用十年或更短一點的時間建成國際一流的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目前主要開展教育科學領域重大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力爭做出具有創造性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對我國教育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的應用性研究成果。培養教育學、教育經濟學、國際與比較教育、教育管理與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技術、人力資源開發、課程設計與現代教學理論等方麵的研究生。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逐步開展教師資格證書和教育專業碩士學位的教育。為中央政府、北京市政府等教育決策部門及我校管理部門提供有關的決策支持研究和谘詢服務。為教育管理人員及教師提供在職培訓。與國內外有關組織開展合作研究、教育培訓與服務工作。積極籌備出版北京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季刊)、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網絡版)、國外教育快訊(雙月刊)、教育技術快訊(月刊)。
12.物理學院
1952年院係調整,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並成新的北京大學物理係,聚集了饒毓泰、胡寧、黃昆、虞富春、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褚聖麟等一大批中國物理界的領軍人物,使北大物理係成為中國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重鎮。20世紀50年代後期,從北大物理係分出了地球物理係和無線電係。1955年,從全國各地調入教師學生建立了我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物理教研室(後該名為技術物理係)。
麵向21世紀,為了有利於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大學正在進行新的校內體製調整。2001年5月1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成立。物理學院由原物理係全部、原地球物理係的大氣科學專業、原技術物理係的核物理專業及輔助機構、原天文學係全部、原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全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機構合並組成,教職員工共約350人,學生共約1500人。合並後的物理學院,擁有6名中科院院士、5名長江特聘教授,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物理學和大氣科學兩個國家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國家重點學科,8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是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一支重要力量。
13.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學院暫設三係一所兩個實驗室,即:新聞係、傳播係、新媒體與網絡傳播係;信息與傳播研究所;多媒體實驗室和影視製作室。
14.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
自1999年3月成立以來,在市政府和北京大學的領導與支持下,依托北京大學優勢,從落實市委、市政府建立政府-學術機構-企業良性互動的首都區域創新係統的高度出發,在自身能力建設的同時,緊密圍繞首都發展中的重大需求,特別是北京申辦和舉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248重大創新工程和首都可持續發展等方麵,開展了相關決策谘詢和中介服務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15.軟件學院
北大軟件學院將秉承北京大學“民主科學、兼容並蓄”的精神,堅持北大“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以堅持改革開放、麵向需求、質量第一為建院宗旨;以培養多層次、實用型、複合型、國際化軟件人才為目標;按照企業和領域需求確定培養方向,形成靈活的課程體係,動態的教學計劃;按照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人文科學與前沿技術教育貫穿始終,全麵加強素質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借鑒國際軟件人才培養經驗,努力實現教學模式創新,管理體製創新,教學內容創新,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