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越來越小”的信息時代,人類最需要做的就是掌握更多信息,盡可能多地了解社會和自然,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影響它、控製它。就目前來看,這種權利基本上被西方世界所掌握。在過去的400多年時間裏,西方國家充當著人類改造者的角色。並且沒有誰敢挑戰它的地位。隨著西方工業化的基本完成,它們強勁的發展勢頭幾乎大江東去。第三世界國家開始大規模進行工業化建設。在此基礎上,新興勢力與發達國家開始了發展與競爭上的關係。麵對殘酷的現實,西方世界感到了危機感。於是它們利用發達的科學技術和高高在上的文化實力不斷地影響著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想法是,願意接受一個新世界的發展,但不接受這一繁榮景象背後的經濟政治製度。因此,在政治鬥爭日益弱化的今天,西方國家步調一致地通過媒體來對第三世界實施“全方位的打擊”。
我們都知道,美國向來喜歡在政治上對利益對手實施“雙重標準”。而今天,在媒體戰越來越占據戰略地位的背景下,美國媒體開始接過政府的利器——雙重標準,對世界各國進行各種各樣的輿論戰。它們試圖讓美國成為世界上最有輿論影響力、最能“先發製人”的國家。用媒體與世界作戰,最典型的就表現在與中國的利益爭奪上。
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媒體發展曆史上,西方媒體通過瘋狂的掠奪式發展路徑,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本。這使西方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舉足輕重。而在西方媒體霸權,又以美國為主導。長期以來,其實是美國領導著“西方小兄弟”們在國際上“橫衝直撞”。美國的“雙重標準”隨成為真個西方世界拿出按理與其他地區國家鬥爭的“通用工具”。就中國發展和崛起問題上,美國等西方國家自始至終都在使用它們的“雙重標準”。本書中多次切重點提到的“314事件”、“75事件”和北京奧運會問題到報道上,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都千篇一律地實施了“雙重標準”。這一點在此不再贅述。以一係列“中國事件”的基點,美國的雙重標準呈現一種瘋狂擴散的態勢。
美國向來以“人權高度發達”而讓人仰望。但在美國人權領域諸多的“陰暗現象”美國媒體卻秘而不宣。在美國民眾心中,美國已經將人權做到盡善盡美,它們對中國等國的影響卻是:“沒有人權”、“沒有民主”。為了打破西方言論上的一片“錯誤”和“自己優等,別人次等”的雙重標準,中國政府於2009年初公布了《2008美國人權記錄》。《記錄》認為,美國消極對待國際人權公約和國際人權領域的義務。美國於31年前簽署《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於28年前簽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於14年前簽署《兒童權利公約》,但迄今均未批準這些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是聯合國在新世紀保護殘疾人權利方麵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各國極為重視,迄今已有136個國家簽署、41個國家批準了公約,但美國未簽署該公約。《記錄》還指出,美國在國際上拒不承認世界土著人的人權地位,不承認土著人的自決權和土地、自然資源利用等權利。2007年8月13日,聯合國通過了具有曆史進步意義的《土著人民權利宣言》,其中有143個國家投讚成票,而美國則帶著盡有的三個同伴國家投了反對票。
由此可見,美國媒體標榜之下“高級文明”現在已經醜態百出。但美國的政治精英和媒體卻在美化這種可怕的雙重標準。2010年1月末,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華盛頓發表了一次關於“網絡自由”的演講。她強烈譴責中國等國家的“互聯網管製政策”,並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受限製的互聯網訪問作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但是,美國政府這種做法很讓人失望。因為在此前,中國《人民日報》就報道了一篇俄羅斯《報紙報》於2010年1月22日發表署名弗拉基米爾-托德烈斯的文章,懷疑穀歌公司暗中審查用戶的電子郵件,認為穀歌公司向中國發難是為了在美國獲取行政資源,以便同中國的百度公司競爭。文章還認為,美國政府支持穀歌公司,不僅是為了支持本國企業向境外擴張,更重要的原因是“傳教式的資本主義”應對危機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