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究竟掩蓋了哪些真相 (2)(2 / 3)

伊拉克戰爭的起因——

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7個年頭了。但當回想起當時國際緊張氣氛,我們會再次質問,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的就實在真確的嗎?戰爭結束後不久的2005年,美國總統布什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承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處於情報失誤。由此可見,在美國政府內部,開始全麵反思伊拉克戰爭的正確性。但美國政府依然狡猾,它們沒有主動承認是政府的決策失誤,而是將罪過全部推到總統一手調教的中央情報部門。在根據美國國會的反對派人士說法,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兩方麵的失誤,即情報不準確和政府決策失靈。就現在來看,這樣的說法似乎是更能站得住腳的。

根據西方主流觀點的看法,美英為主的聯軍發動伊拉克戰爭完全是情報不準確所致。布什總統自己也認為,因為“911事件”的爆發,美國民眾處於極度恐慌之中。而打擊恐怖主義則是美國政府的首要政治課題。而當時的美國情報部門向總統提供的信息表明,“911事件”幕後策劃者本-拉登與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有某種聯係。而且,薩達姆政權正在研製大規模殺傷性和生物武器。於是布什總統為了穩定民意和政治基礎,悍然發動了顛覆薩達姆政權的伊拉克戰爭。這是美國官方的解釋,同樣也是美國媒體篤信的觀點。但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通過各方麵資料的相繼公布和麵世,美國政府和媒體貞信的“事實”漸漸站不住腳了。

美國白宮前高級反恐顧問理查德·克拉克在其新書《反對一切敵人》中披露的信息看,這種說法不攻自破。克拉克在書中寫道:“‘9.11事件’發生後,布什當即召集他來到一間密室,鎖上門,要求他提供有關基地恐怖網絡與伊拉克政權之間所謂聯係的情報。克拉克當時回答‘情報專家一致認為,基地組織及其頭目本-拉登是這次事件的幕後策劃,與伊拉克無關。’布什當時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但是,看看薩達姆是否有牽連,我想知道是否有一星半點的證據……’。”很快,美國中央情報局就為總統的要求而奔波忙碌起來。經過緊張而周密的搜索、分析之後,中央情報局為總統提供了一份詳盡而帶有明顯傾向性的調查報告。根據報告的精神,伊拉克不僅僅與基地組織來往密集,而且它的大規模殺傷性研製成功之後,很可能會轉移給恐怖分子。這將會讓人類蒙受滅頂之災。

經過40天的不間斷大規模攻擊之後,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布什在“林肯”號航母上宣布,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美國在伊軍事作戰中完全占據主導地位,但美國還從未正式宣布戰爭結束。美國總統這樣的講話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美國將在不遠的將來取得全麵性勝利,但到今天,伊拉克戰爭中依然沒有盛者。而美國政府並沒有在伊拉克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發現薩達姆政權與911恐怖襲擊有任何關係。但布什政府依然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反恐戰爭的延續,是為了維護“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聯合國曆次作出的對伊決議威信的維護。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本身現在已經失去威信,因為全世界都在質疑,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不是別有用心。

從目前已經揭示的情況來看,美國的情報部門並沒有有意“誤導”政府,美國直到開戰之前都沒有找到足以使美國五角大樓確信的薩達姆政府在繼續研製和儲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情報。2004年3月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內特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時特意提到,他曾“若幹次”提醒美國副總統切尼,在美國準備正式公布的有關薩達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報告中“存在問題”。現在,有關布什政府在伊情報問題上到底是“誤判”、還是“故意誇大”的特別委員會調查已經非常明顯,兩者在工作中都出現了疏忽和輕率下結論的錯誤。2005年1月下旬美國前駐伊首席武器核查官戴維·凱就曾明確提出,薩達姆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所有的人可能從一開始就錯了”。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是為了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出兵理由已然徹底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