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恐怖主義的形成內幕 (1)(1 / 3)

人類發展曆史告訴我們,沒有哪個繁榮時代是絕對安定的。就是在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下,這種現象也沒有讓哪個地區特殊化。就是人類古代文明的高峰——中國唐朝,在其國勢強大到極點時,還產生了“玄武門之變”、“安史之亂”等嚴重打擊社會穩定的政治變故。這是在東方,而在西方,尤其文化上的多重差異和宗教信仰上的異樣,使得它們的每個帝國都在動亂中成長,在動亂中結束。對於整個適合來說,根本沒有所謂的帝國繁榮下的美好生活。

到今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高速發展,人類贏得了一個空前協調的經濟環境。但是,由於人類文化巨大差異依然存在。所以在一些國家強大的同時,一些國家就感到受到壓迫。因為強盛的國家從來不會適應弱小國家,它隻會讓弱小國家接受它的一套文化和認識世界的思想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道路上遇到的文化衝突會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激烈。從這個角度上說,世界大融合並沒有減少世界異域文化的摩擦,反而使它更加激烈、尖銳。這讓和平時代的人類麵臨更大問題——如何解決文化衝突。我們都知道,如果解決不了文化衝突中的敏感點,那人類的長久和平就根本實現不了。

二戰之後,美國經濟實力得到全方位的鞏固,它的經濟實力可以說是在全球獨領風騷。而通過與蘇聯30多年的冷戰,讓美國的政治、軍事威力在全球得到前所未有的鞏固。蘇聯解體和東歐巨變之後,美國成為實實在在的、唯一的世界超級大國。麵對美國強勢幹預國際政治的局麵,世界各國對美國的態度開始漸漸產生變化。美國自身也擔心,如果過度利用自己的霸權地位,那將可能引起“全世界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局麵。如德國雜誌“Die Zeit”編輯Josef Joffe說的,美國現在與1871年統一後的俾斯麥的德國非常相似。美國的力量是史無前例的,是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之匹敵。全世界花費在防務上的費用大約8千億美元,而美國的防務支出就占3千8百億美元,比全世界防務開支最多的14國的總和還更多。美國在武器技術方麵遠遠超過它的盟國,因此它極易傾向於單邊主義。

在美國看來,要想實現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經濟利益,就必要盡可能地在政治上實施單邊主義。這是美國政治界的一致看法。但是,民主解放之後的世界各國都需要在國際範圍內獲得自己國家的政治文化主權和經濟利益。因此它們與美國的衝突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在伊斯蘭世界,美國為了獲得大量的石油輸入,和文化思想上控製力,它在該地區的單邊主義政策顯得尤為明顯。根據《國際先驅論壇報》與Pew研究中心在2001年11月12日至12月13日在世界範圍內的調查,77%美國以外的人士認為美國在反恐戰爭中是單邊主義的。就國際反恐鬥爭而言,美國需要建立最廣泛的多層次的聯合陣線,這也需要美國實行多邊主義,更多地關注共識,更多地關注別國的利益。未來的反恐戰爭的一段時期將是中美改善關係的一個契機。

耶魯大學教授保羅-肯尼迪曾經認為,曆史上所有的帝國由於過度擴張而走向毀滅。對自身安全的過度關注,在軍事上過度開支,是造成帝國滅亡的國內因素。日內瓦國際關係研究生院副院長Daniel Warner認為,美國目前正符合保羅-肯尼迪所描述的帝國走向衰亡的征象。美國的過度擴張也表現在目前的反恐戰爭中。首先,美國將打擊對象從直接肇事者擴大到其“罪惡軸心”理論所涵蓋的國家。其次,這場戰爭的打擊目標在時空上是無限的,這是一場沒有地理界限規範的、沒有時間規範的戰爭。Daniel Warner認為,蘇聯因為過度擴張而走向了毀滅,而美國很可能步其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