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經濟是世界上擁有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這主要是美國的一套經濟體製的深刻作用。當今,美國是世界政府介入經濟程度最小的國家。政府在經濟活動中處於次要地位。在創造經濟效益為主導的經濟特征基礎上,美國的社會福利覆蓋範圍相對於歐洲國家顯得更狹小。在市場支配的情況下,醫院可可以創造商業價值。在整個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經濟自由度最高。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政府堅決不幹預經濟活動。
正是這樣的特點,使美國經濟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無論是製造業,還是商業和金融業,美國都遙遙領先與其他國家。從這一點上說,美國的確擁有著人類大部分的財富。這種認識在本世紀初的金融危機之後依然沒有改變。因為就當前形勢來看,剝奪美元的霸權地位不太可能,同樣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震蕩。因此,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世界各國對美元的變化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美國持續貶值,那各國的國有資產將蒙受巨大損失;如果聯手迫使美元升值,那全球經濟的未來道路將依然不明朗。在爭論之後,以歐洲為主導的發達國家最終決定聯手降息,迫使美元升值。於是美國又開始實施它不為人知道金融手段,妄圖再次聚斂全球財富。
現在我們可以回顧一下過去,在美元戰略升值的年代,美國通過金融杠杆,大量進口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初級工業品,美國實現了它世界財富擁有者的目標。在美元戰略貶值期間,大量熱錢流到全球,使新興市場中的能源、有色金屬和礦山資源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它又一次實現了它世界財富擁有者的理想。到今天,美國金融危機還在蔓延的日子,美國的金融市場被打倒,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出口製造業麵臨美國進口緊縮的局麵,使中國大量工廠倒閉,國內失業率攀升。在美元危機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貨幣紛紛貶值。這讓美元霸權地位得到保全。美國這種“錢的主人”的思維讓世界各國和它一起站在金融海嘯的浪潮裏。
其實,現在美元升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擴大掠奪世界各國的石油和有色金屬資源。如果石油和有色金屬的價格能降下來,那美國將可以以更低的代價獲得全球基礎資源。但美國並沒有一邊倒地讓世界各國貨幣貶值。因為日本就是一個例外。在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精心設計下,美國實現了日元的急速升值。難道美國是希望日本與它競爭嗎?其實不然,這裏有更深層次的陰謀。美國這樣做是製造美國正麵形象。如果全球範圍內貨幣都相對美元貶值,那各國的抵製政策將可能出台。而放開日本甚至是中國,一來可以讓美國掃清財富掠奪道路上的障礙,而且可以使中、日兩國手中持有的大量美元債券相對貶值。不難發現,美國這樣的做法可謂高明至極。
麵對危險的金融動蕩,美國政府在經濟本身層麵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在軍費開支上美國政府依然非常敞手。如果它能停止伊拉克戰爭,並降低軍費的百分之幾,就可以大大地緩解美國的經濟壓力。但它沒有這樣做,而是不斷地在軍費上大把大把地花錢。這是因為美國渴望通過金融危機,使商業中的美元不斷地回籠到美國本國。等到美元升值完畢,這些美元可以全部用於購買海外物資。從這種角度說,美國擴大軍費開支還是一種戰略要求。通過軍費開支的形式,將美元回籠到商業領域。而金融危機本身也在為美國回籠美元。到世界各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後,美國財富的主體——商業資本就開始大量購買海外資源。實現美國新一輪的全球資源大掠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