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後來,美國股市出現大挫敗,民眾的口袋越來越拮據,無法償還銀行債務的人越來越多。全球金融市場一片死寂。2008年9月29日,美眾議院否決布什總統的7千億美元救市計劃那天,美國的道指狂瀉777點,是曆來最大的點數跌幅,單日跌幅高達7%。在一片驚呼之中,人們情不自禁地問:人類到底怎麼了?美國經濟的優越性到底在哪裏?我們要尋找正確的發展方向。
太多的證據在告訴我們,在過去的10多年時間裏,美國都秉承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即政府全麵防開對市場的管理,隻保留對對貨幣利率跳動的宏觀經濟調空權利。根據這一經濟流派的經典思想,一切經濟行為都會在市場自由調節中得到規範,不需要人為控製。但現在的金融危機卻說明,新自由主義經濟並不是完美的“天堂”,它自身的問題沒有被發現,並被人們認為是沒有缺陷的。西方經濟學界對美國當前的經濟體製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在強大的聲討聲中,美國官方開始有所醒悟。連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2008年10月23日在國會作證時,麵對事實也不得不承認這次危機的產生與自己對金融業疏於管理,任其放任自流有關。他說:“我犯了一個錯誤,想當然地認為,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自利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股東利益和公司資金安全,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繁榮景象之下,我們都不能盲目論斷某種經濟體製是“完美”的。在本世紀頭十年的金融危機中,我們看到美國經濟的一大支柱,房地產業首先出現次貸危機,這就是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導火索。越是繁榮的行業就越能滋長危機的根芽。如果美國不再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那它失去的不僅僅是經濟地位,更會導致整個“大美國主義”的日薄西山。
全球財富的主人——
就眼下的國際形勢來看,美國的經濟地位越來越“平凡化”,在這一因素的影響下,美國的政治開始出現江河日下的局麵。如果美國人還在上世紀的虛榮和夢境之中,那它的未來將變得更加微妙。現在有很多人認為,美國將在未來20年內失去其超級大國的地位。而自從金融危機爆發後,這種觀點變得更加激進,甚至是世界各界的精英分子們也認為,美國已經失去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我們現在不說這種觀點是否符合事實。但我們可以看到,在當前,美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根據2008年下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北美地區人口占世界6%,卻集中了全球34%的財富。世界上富人在總人口的1%,但這些富人有37%生活在美國,27%生活在日本。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產國,其工廠每年所生產的貨品價值,比世界第二大生產國蘇聯多出了將近500億美元。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車產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類產量也占世界五分之一,並且生產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鋁。在乳酪、衣服、化學品、紙張、紙板、紡織品及其他許多製造品上,美國都居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在印刷業與出版業上,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國家。其最大的生產工業首推機械製造,其次是食品製造業。其他占領導地位的製造工業包括運輸裝備、化學品、電器與電子器材、基本金屬、印刷業、出版業、紙張製造業以及金屬產品製造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