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能看到,全球專家學者斷定美國經濟步入衰退並不是基於次貸危機。因為無論從規模還是影響力上,我們都不會發現次貸危機會造成全球金融大海嘯。但是什麼導致美國銀行集團瀕臨倒閉的境地呢?其實我們還是要用事實來進行客觀分析。
在上麵我們已經說過,製造美國衰退的罪魁禍首應該是美國的貿易赤子和財政赤子。這其實正是世界公認的說法,也是最客觀的論斷。在今天,美國的總債務額接近10萬億美元,占其GDP的65%左右。分攤到每個美國家庭頭上就高達10萬美元,而美國的平均家庭淨資產為9萬美元。也就是說,整個美國淨財富加到一起都不夠償還債務。而按5%的利率算,美國每年單單償還債務利息就高達4600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是中國GDP的15%。在美國,現在最大的兩項政府支出之一就是利息支出。還有一個讓美國感到壓力巨大的就是軍費開支了。現在,尤其是“911事件”之後,美國的軍費開支一路飆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不僅僅軍費開支上升到新的高點,而且因為戰爭的爆發引起中東石油價格一路攀升。作為世界上石油消耗量最大的國家,美國首先受到打擊。在戰爭和石油價格衝擊下,美國步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在美國,現在反戰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但為什麼戰爭就不能停止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內部利益集團的深刻鬥爭。如果打仗,美國的軍火商首先獲利,而石原油價格上漲,讓石油大亨和投機金融資本家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而他們正是美國國內舉足輕重的社會力量,是政府重點依靠對象。為了實現他們在政治上對自己的支持,美國政府一時間不可能從中東戰場上撤軍。而長期的戰爭,巨大的國家經費支出中,買單的隻會是普通民眾。國家財富完全依靠納稅人的稅錢。一旦政府手中債務過多,它就會選擇加稅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資金。美國也不例外。但美國似乎還是高明的,因為它選擇了變相的加稅方式,即過量印刷美元,製造通貨膨脹,並實現國家對資金和財富的擴張性掌握。
多印點鈔票,通過製造通貨膨脹而實現事際上的加稅已經開始做了不少年了。順帶著,咱們中國因為持有大量美元(估計有1萬億美元,大約占美元發行總數的10%),也被征了一道稅。“經常項目”中最為重要的是貿易。美國已經習慣了處於貿易赤字狀態——既然美元是世界貨幣,其他國家就要持有美元,而隻有實現向美國淨出口,才有可能持有美元。也就是說,由於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必須保持貿易赤字,否則別國就拿不到美元了。換言之,美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理會其貿易赤字,最多隻是印點鈔票發給貿易夥伴就是了。中國持有的1萬億美元就是這麼來的。
美國通過它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讓世界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國內。這讓許多國家實現了貿易順差。但這些美元很快又通過“資本項目”流回美國。這就保持了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但是,這種平衡是一種惡性循環。當財富和美元全部“回歸”美國之後,外資投資就停止了。這讓美國依靠世界市場的優勢受到嚴重打擊。投資減少直接導致美國內失業率升高,民眾收入減少。這又使美國消費能力下降。商品銷售不出去,美國經濟的真正衰退期就正式到來。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美國經濟實際已經破產。它的經濟鏈斷裂得非常嚴重,這直接導致美國經濟霸權的一去不複返。